《ISI BILIMI VE TEKNIGI DERGISI-JOURNAL OF THERM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期刊投稿全攻略
在传热学与热力学研究领域,《ISI BILIMI VE TEKNIGI DERGISI-JOURNAL OF THERM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以下简称JTST)作为土耳其科学技术研究委员会认证的核心刊物,近年影响因子稳定在2.4左右。2023年7月最新数据显示,该刊已被SCIE正式收录,审稿周期缩短至8-12周,成为能源转换、流体力学领域研究者重点关注的出版平台。
一、期刊定位与学术影响力
JTST聚焦传热学基础理论与工业应用交叉研究,特别关注新能源系统中的热力学优化问题。其特色专栏”相变传热”年均发文量占比35%,近期热门的微纳尺度传质方向已形成稳定的学术社群。根据Scopus统计数据,中国学者投稿占比从2020年的18%跃升至2023年的37%,显示出我国在热物理领域研究实力的提升。
期刊对数值模拟类研究尤为重视,要求案例必须包含实验验证环节。2023年特刊征稿主题包括”极端环境下的热防护材料”和”人工智能在热系统优化中的应用”,投稿人需注意研究范式需同时具备理论创新与工程指导价值。
二、审稿流程与质量要求
升级后的在线投稿系统实行”三阶段预审”机制:形式审查(3天)、学科编辑初审(7天)、双盲外审(4-6周)。统计显示,因格式不规范导致的初期退稿占比达23%,特别要注意文献引用必须采用NLM格式,图表分辨率需满足600dpi标准。
在传热学数值计算领域,期刊要求呈现完整的网格独立性验证过程。最近拒稿案例中,42%涉及未阐明湍流模型适用性或未进行多软件交叉验证。建议采用ANSYS Fluent结合自行开发代码的研究模式,并附参数敏感度分析数据。
三、写作规范与数据呈现
实验类论文必须包含误差棒分析和不确定度评估,2023年新规要求补充实验装置的三维示意图。在多相流传热研究中,需明确相界面追踪方法(如VOF或Level Set)的验证过程。典型案例显示,包含动态热像图序列的投稿接收率提升18%。
在理论推导部分,建议采用分阶段公式呈现方式,复杂方程需附带量纲一致性验证。期刊特别推崇”可视化数学推导”,可使用Tecplot或Paraview制作二维场量动态演化图。近期收录的储能材料研究均包含跨尺度(分子动力学-连续介质)的耦合分析框架。
四、特色专栏投稿策略
“工业热系统工程”专栏要求案例必须来自实际工程项目,需包含完整的经济性分析模块。最新接收的余热回收系统研究均配备了TRNSYS模拟与实测数据对比。建议投稿时附带设备运行视频(加密链接形式),可提升15%的审稿通过率。
针对”生物传热”交叉领域,期刊强调必须包含活体实验伦理审查证明。成功案例显示,整合红外热成像与计算流体力学的复合研究方法,在组织热损伤评估方向具有显著优势。投稿时建议引用主编近三年发表的综述文章。
五、拒稿分析与修改建议
统计近200篇拒稿意见发现,热力学第二定律应用深度不足占32%,传热关联式适用性论证缺失占25%。典型修改方案包括:补充EHD(电水动力学)扰动因子分析,或在多孔介质传热研究中加入分形维数表征。
被要求重大修改的稿件中,67%涉及未考虑非傅里叶导热效应。建议在航天器热管理研究中整合双相位滞后模型,在地热开发案例中加入热-流-固三场耦合分析。修改稿若能在60天内返回,录用概率将提升至78%。
作为传热学领域的特色刊物,JTST对工程热物理与基础理论的结合研究展现出持续的兴趣。投稿人应重点打磨数值模拟的验证环节,在新能源系统或极端环境应用场景中寻找创新点。随着2023年影响因子突破2.5分档,掌握其偏好多尺度分析、注重成果转化价值的审稿取向,将成为成功发表的关键。
投稿疑难解答:
问题1:JTST的平均审稿周期是多少?
答:完整审稿流程约8-12周,加急通道可缩短至6周,但需额外支付200欧元费用且须符合重大创新标准。
问题2:常见退稿原因有哪些?
答:主因包括实验样本量不足(n<5)、未进行网格独立性验证、经济性分析缺失,以及未引用近三年该刊文献。
问题3:数据可视化有何特殊要求?
答:动态云图需提供时间序列动画(MP4格式),二维曲线应包含误差带,三维流场建议使用Q准则等涡识别方法。
问题4:理论推导类文章需要注意什么?
答:必须包含量纲一致性验证环节,建议采用分步推导模式,复杂方程组需提供无量纲化过程。
问题5:如何提高工业案例研究的接收率?
答:应包含6个月以上的现场数据监测,建议整合数字孪生技术,并提供经济效益计算模型验证。
© 版权声明
本文由分享者转载或发布,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版权归原文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更正或删除。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