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CC: CARDIOONCOCOLGY》这本肿瘤心脏病学权威期刊,你投对了吗?

查找参加最新学术会议,发表EI、SCI论文,上学术会议云
第十届计算机技术与机械电气工程国际学术论坛(ISCME 2025)暨2025年泰山学术论坛-鲁东大学微纳传感器及系统专题论坛
2025年第四届算法、数据挖掘与信息技术国际会议(ADMIT 2025)
2025年第八届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国际会议(MLNLP 2025)
2025年第八届数据科学和信息技术国际会议(DSIT 2025)
2025年数据科学与智能系统国际会议(DSIS 2025)
2025年第四届先进的电子、电气和绿色能源国际会议 (AEEGE 2025)
2025年第二届亚太计算技术、通信和网络会议(CTCNet 2025)

当肿瘤患者因化疗引发心功能衰竭时,心血管医生与肿瘤科医生该如何协作?这正是《JACC: CARDIOONCOLOGY》创办的核心价值。作为美国心脏病学会(ACC)旗下专注于肿瘤心脏病学交叉领域的顶级期刊,自2019年创刊以来,其影响因子已攀升至11.1(2023 JCR数据),在心血管领域TOP期刊中稳居前20%。


一、这本期刊为何备受全球学者瞩目?

在精准医疗时代,靶向治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带来的心脏毒性问题日益凸显。2023年12月,编辑部发布的数据显示:CAR-T治疗相关心肌炎的机制研究、乳腺癌放疗后冠状动脉损伤的影像学评估、癌症幸存者的长期心脏监测指南三类文章,构成了该刊年度被引TOP10的主要内容。期刊特别推崇多模态研究方法,鼓励基础研究团队与临床医生开展跨学科合作。

主编Bonnie Ky教授在2023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年会上强调,他们更期待看到具有转化医学价值的成果。某研究团队开发的循环肿瘤DNA与心肌损伤标志物联合监测模型,因能实时预警阿霉素心脏毒性,最终发表于该刊2023年第3期,并被NCCN指南引用。


二、肿瘤心脏病学研究的热点赛道

从近期发表的原创性论文来看,人工智能在早期识别抗癌药物心脏毒性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基于深度学习的心脏超声图像分析系统,可将蒽环类药物导致的心肌应变异常检出时间提前3个月。这类结合前沿技术与临床需求的创新研究,往往能获得优先送审资格。

值得关注的是,新冠大流行后,肿瘤患者合并病毒感染相关的心血管并发症研究成为新晋热点。2024年2月刊载的一项多中心研究证实,COVID-19会显著增加接受PD-1抑制剂治疗患者的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生率,这类时效性强且具有公共卫生价值的成果,审稿周期可缩短至45天。


三、避开五大典型拒稿雷区

编委会最新披露的拒稿统计显示,31.7%的稿件因研究设计缺陷被拒,其中队列研究未设置匹配的对照组占比最高。某高校团队关于免疫治疗相关心肌炎的回顾性分析,因未纳入非肿瘤患者的对照数据,被要求补实验后转投他刊。

图表质量是另一大核心指标。编辑部主任在2023年审稿人培训会上特别指出:心脏磁共振图像必须包含标准的短轴、长轴切面,PET-CT需提供SUV值的量化分析。曾有一篇探讨放疗剂量与冠状动脉钙化关系的论文,因缺乏动态CT影像的三维重建数据而被要求返修。


四、提升录用率的六个关键策略

临床前研究需要强转化关联。某团队在建立转基因小鼠模型时,同步采集了患者的心肌活检标本进行分子验证,这种”从实验室到病床”的双向设计让文章快速过审。方法学部分建议参考STROBE或TRIPOD声明,系统生物学研究需提供完整的omics数据获取路径。

文献引用体现学术视野。肿瘤心脏病学的开创性文献,如ESC的2016版立场文件、ASCO的2020临床实践指南等必须涵盖。编委会特别警惕那些忽略跨学科经典文献的投稿,曾有论文因未引用肿瘤心脏病学先驱Ewer教授的奠基性著作而遭质疑创新性不足。


五、从审稿意见到成功发表的决胜细节

面对大修意见,回复信需采用分层应答策略。某上海三甲医院团队在处理”补充血清外泌体miRNA检测”的要求时,不仅完成了实验,还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了新的调控通路,这种超额完成任务的应对方式得到审稿人的特别赞赏。

版权转让环节需特别注意伦理合规。2023年11月某临床病例报告因未上传患者签署的影像授权书而被暂缓出版。建议在初次投稿时即准备完整的伦理审查文件,包括机构审查委员会批准号、临床试验注册编号等。

问答精选

问题1:什么样的研究设计更容易被期刊青睐?
答:前瞻性队列研究(如抗癌药物心脏毒性监测队列)、多中心注册研究(如国际放疗心脏损伤登记库)、结合组学技术的转化医学研究最具竞争力。

问题2:临床病例报告的录用标准是什么?
答:需满足以下三个条件:首报的新型药物心脏毒性案例、具有病理生理机制探索价值的罕见病例、推动诊疗流程改进的警示性病例。

问题3:基础研究类论文需要达到哪些要求?
答:必须包含临床样本验证环节,分子机制研究应聚焦于现有临床问题的解决方案,动物模型需模拟真实的临床治疗场景。

问题4:数据共享的具体政策如何执行?
答:根据2024年最新规定,基因组学数据需上传至GEO或EGA数据库,临床数据应使用去标识化的形式存储在FRYDEK平台,统计分析代码建议托管在GitHub。

问题5:如何判断论文的创新性是否达标?
答:可从三个维度自评:是否填补现有临床指南的空白、是否提出新的毒性分级标准、是否开发出可推广的风险预测工具。

© 版权声明
第九届电气、机械与计算机工程国际学术会议(ICEMCE 2025)
2025年第四届算法、数据挖掘与信息技术国际会议(ADMIT 2025)
2025年第八届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国际会议(MLNLP 2025)
2025年第八届数据科学和信息技术国际会议(DSIT 2025)
2025年数据科学与智能系统国际会议(DSIS 2025)
2025年第四届先进的电子、电气和绿色能源国际会议 (AEEGE 2025)
2025年第二届亚太计算技术、通信和网络会议(CTCNet 2025)

相关文章

查找最新学术会议,发表EI、SCI论文,上学术会议云
第四届能源与动力工程国际学术会议(EPE 2025)

暂无评论

none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