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理工大学第十六届中俄白等离子体科学与技术会议在大连召开
9月26日至29日,经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批准,第十六届中俄白等离子体科学与技术会议在大连举行。会议由大连理工大学联合俄罗斯托木斯克理工大学、白俄罗斯国立大学主办,校中俄白等离子体科学技术联合研究中心、物理学院、独联体国家研究中心及三束材料改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承办,吸引国内外20余所高校及科研机构的60余名专家学者齐聚,围绕等离子体领域前沿科技展开深度研讨。
开幕式由大会主席、我校中俄白等离子体科学技术联合研究中心主任丁洪斌教授主持。我校人力资源处处长丛丰裕教授作人才引进专题报告,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孙金伟致辞,校围绕学校国际人才培养战略、科研平台支持政策展开介绍,与外方青年科学家深入交流后,诚挚邀请全球优秀青年才俊加盟大连理工大学,共筑学术创新高地。
大会主旨报告环节由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胡建生研究员主持。俄罗斯托木斯克理工大学列姆涅夫教授、白俄罗斯国立大学乌格罗夫教授及丁洪斌教授分别做主旨报告;俄罗斯托木斯克州立大学欧克斯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聂秋月教授等专家先后做邀请报告,内容覆盖磁约束核聚变等离子体、等离子体诊断技术等七大核心领域,共呈现45场学术报告。会议还增设最佳学生海报奖,12名优秀青年研究生获奖。
会议期间恰逢大连理工大学等离子体物理学科奠基人马腾才教授九十寿辰。中外学者共同举办庆祝活动与专题研讨,深情回顾马腾才教授为我国等离子体学科建设、学校相关领域发展及三国学术合作奠定的基础,以学术传承致敬前辈,让会议兼具学术高度与人文温度。
此次会议进一步巩固三国在等离子体科学技术领域的合作纽带,为相关学科创新发展注入新动能。据悉,下届会议将于2026年8月由俄罗斯托木斯克理工大学举办。
作为三国等离子体领域合作的重要载体,中俄白等离子体科学与技术会议自2008年举办首届以来,已连续举办16届,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学术会议。2014年,我校与俄白两校签署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全面合作框架协议,达成筹建 “中俄白等离子体科学联合研究中心” 的共识;2015年,学校正式批准成立该中心,任命丁洪斌教授为主任,为三国长期学术合作提供稳定组织保障。
来源:物理学院
编辑:王增强
,
© 版权声明
本文由分享者转载或发布,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版权归原文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更正或删除。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