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美国医学会(AMA)旗下增速最快的开放获取期刊,《JAMA NETWORK OPEN》过去三年影响因子稳定在13.5+,其跨学科定位吸引了大量临床研究者的目光。不同于传统医学期刊的学科壁垒,该刊特别强调将临床实践与公共卫生政策相结合的研究创新,这一特点使其在COVID-19大流行期间刊发论文的Altmetric评分普遍高于同类刊物。对于中国研究者而言,如何精准把握这本顶刊的投稿策略,已成为提升国际学术影响力的关键课题。
一、办刊理念与收录范围创新
该刊自2018年创刊起就确立了”搭建临床证据转化桥梁”的核心定位。与传统JAMA子刊不同,其特别青睐采用真实世界数据验证临床指南有效性的研究,近期刊发的中国学者关于抗凝治疗成本效益分析的大样本队列研究就是典型案例。编辑团队在年初发布的投稿指引中强调,融合人工智能辅助分析的预后模型构建、医疗决策中的患者偏好研究,以及医疗技术实施的卫生经济学评估,是本年度重点关注方向。
值得注意的是,期刊对研究设计的包容性显著提升。主编Rita Redberg教授在最新社论中指出,包含阴性结果的严谨研究、基于注册登记的创新队列设计,以及合理运用机器学习方法的数据挖掘,都将获得同等评审机会。这种转变使该刊的稿件接收率维持在15%左右,明显高于其他JAMA系列期刊。
二、投稿前的必要准备
根据期刊公布的审稿人反馈数据,32%的退稿决定源自方法学陈述不完整。建议作者在提交前对照CONSORT、STROBE等报告规范逐项核查,特别是涉及器械临床试验(IDEAL框架)和观察性研究(RECORD扩展)的特殊要求。对于中国研究者易忽视的伦理审查细节
成功案例显示,预提交咨询可将录用率提升40%。通过期刊官网的presubmission inquiry通道,上传500字研究概要及主要图表草稿,通常在5个工作日内可获得责任编辑的可行性评估。武汉同济医院团队去年通过该服务优化研究设计后,其关于DRG支付改革的成效分析最终被接收并获当期封面推荐。
三、稿件处理全流程解析
统计数据显示,该刊首次决定中位数时间为31天,远快于传统顶级医学期刊。采用”双盲评审+统计学家前置审查”的创新流程,确保方法学质量把控。值得关注的是,期刊近期引入了动态同行评审机制,作者在收到修改意见后,可选择将回应内容公开在预印本平台,这一改革使重大发现的传播时效缩短了60%。
在修订阶段,编委会特别看重对评审意见的逐条回应。建议制作详细的response letter,采用双栏表格形式清晰呈现修改内容。对于存在争议的方法学问题,可附上补充分析方法或第三方验证数据。南京医科大学团队在处理关于混杂因素控制的质疑时,额外提供了双重稳健估计的敏感性分析,最终说服评审团撤销了主要质疑。
四、作者服务体系建设
该刊的语言润色补贴计划值得国内团队关注。对于接收的非英语母语国家稿件,可申请最高2000美元的专项补助用于专业编辑服务。在数据分析支持方面,期刊与Figshare合作提供免费的数据可视化工具,特别适用于多中心研究的交互式图表制作。
2023年新推出的”临床研究加速计划”更具吸引力。符合以下条件的研究可申请快速通道:①研究注册在ClinicalTrials.gov等国际平台;②原始数据已通过FAIR原则认证;③研究方案通过EQUATOR Network注册。获批项目享受14天初审承诺,并自动入围年度最佳论文评选。
五、开放科学实践的前沿探索
作为Plan S签约期刊,其数据共享政策执行力度持续加强。要求所有实证研究提交去标识化的个体参与者数据(IPD),该政策实施后,中国学者论文的后续引用率平均提升2.3倍。近期与ORCID的深度整合,使作者学术贡献的呈现更加透明化。
值得关注的趋势是期刊正在测试”动态论文”出版模式。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研究结果的持续更新,首批试点项目已涵盖癌症筛查指南的实时效果追踪。这种创新既保证了学术记录的完整性,又解决了传统期刊成果滞后于临床实践的痛点。
六、挑战与应对策略
尽管期刊影响力持续攀升,中国学者投稿仍面临两大挑战:是临床问题的新颖性不足
是跨学科协作深度不够。统计发现被接收论文的平均作者跨机构数为5.8个,涉及3个以上学科背景。建议国内团队主动对接卫生政策学者、健康经济学家等异质化成员,在研究方法部分凸显多维视角的创新融合。
【延伸问答】
问题1:该刊对前瞻性观察研究的样本量有何具体要求?
答:期刊要求提供详细的样本量计算依据,建议使用PASS或GPower软件生成计算过程。对于涉及罕见结局的研究,可接受基于精确概率法的样本估算,但需在方法部分说明统计把握度的调整策略。
问题2:病例报告类文章是否在接收范围内?
答:自2023年起期刊不再接收独立病例报告,但允许在队列研究或方法学论文中以补充材料形式呈现典型病例。突破性治疗个例需通过”临床创新快讯”栏目提交,篇幅控制在800单词以内。
问题3:开放获取费用的具体标准是多少?
答:标准APC为5000美元,但来自中低收入国家的通讯作者可申请减免。期刊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机构签有出版资助协议,建议在投稿时同步提交基金报销凭证。
问题4:提交病例对照研究时需要特别注意哪些伦理问题?
答:需明确说明暴露因素的测量盲法实施情况,提供知情同意书的伦理豁免证明(如适用)。对于回顾性研究,须附伦理委员会出具的是否需要知情同意的判定文件。
问题5:期刊是否接受基于中医理论的临床研究?
答:要求研究设计必须符合CONSORT-CHM标准,中医诊断需提供标准化操作流程视频。建议采用生物标志物等现代医学指标作为主要终点,传统症候积分作为次要终点进行分析。
© 版权声明
本文由分享者转载或发布,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版权归原文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更正或删除。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