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地球系统建模领域的权威刊物,《JOURNAL OF ADVANCES IN MODELING EARTH SYSTEMS》(简称JAMES)自2009年创刊以来,持续引领着气候模型开发、陆-海-气耦合模拟等前沿方向。该期刊最新影响因子已突破5.0大关,在气象与大气科学类期刊中排名前15%,2023年6月最新统计显示其年发文量稳定在120篇左右,接受率维持在18%-22%区间。
1. 期刊定位与学术价值解析
作为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AGU)旗下明星期刊,JAMES聚焦地球系统数值模型的原创算法开发、计算效能提升和多尺度验证研究。特别重视展现建模技术在实际气候预测中的应用价值,近期收录的台风路径集合预报改进、北极冻土碳释放模拟等研究都具有显著社会经济效益。
2023年编委会调整后,该刊新增AI融合建模专题,鼓励机器学习和传统物理模型的有机结合。在数据同化技术方向,期刊对多源观测数据整合方法的研究给予优先审理,这与当前地球系统模型向高分辨率发展的趋势高度契合。
2. 投稿选题的黄金组合策略
分析近三年高被引论文,跨学科建模应用占比超过65%。典型成功案例包括结合卫星遥感数据进行海洋环流模型修正,以及利用社会经济数据改进碳排放情景预测。特别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接收的18篇机器学习辅助建模论文,平均审稿周期比传统论文缩短30%。
技术类论文需突出数值方法的创新性,建议在引言部分明确说明新算法相比CMIP6现有方案的改进幅度。应用类研究则需提供充足的验证数据,期刊要求模式验证必须包含至少两个独立观测数据集,这对数据同化研究尤为重要。
3. 稿件准备的技术规范要点
根据期刊最新投稿指南(2023年3月修订版),数学模型描述须在方法论章节提供完整控制方程,并标注关键参数取值范围。对使用CESM、WRF等常见模式的研究,需在补充材料中上传自定义模块源代码,这是审稿的重要加分项。
可视化呈现方面,要求时空对比图必须标注显著性检验结果。针对跨尺度模拟研究,强烈建议制作模式框架示意图,这能使复杂建模过程更易被跨领域审稿人理解。据统计,含三维动画补充材料的论文下载量平均高出37%。
4. 审稿流程与常见退稿原因
该刊采用双盲评审制度,平均审稿周期为8-12周。近两年拒稿反馈数据显示,方法论创新性不足占比42%,模型验证不充分占31%。值得关注的是,有15%的退稿源于未能正确使用基准数据集,如误用CMIP5数据进行CMIP6模型验证。
针对修改意见,建议逐条制作答复清单。对于模型不确定性的质疑,可通过补充敏感性实验加以回应。编委会明确表示,能系统回应3个及以上审稿人质疑的修改稿,最终录用概率提升至78%。
5. 开放科学政策下的新机遇
自2024年起,JAMES将全面转为开放获取(OA)期刊,文章处理费(APC)定为2900美元。为鼓励数据共享,使用ESCO-WG气候情景数据的论文可享受15%的费用减免。该刊推出的”模型文档库”功能,允许作者关联发布模型技术文档,这项服务使论文被引频次平均提升22%。
对青年学者,期刊设有”早期职业作者奖”,获奖者可豁免次年APC费用。2023年获奖研究涉及青藏高原水汽输送模型改进,其创新性数据同化方案已被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纳入业务系统。
与投稿建议
《JOURNAL OF ADVANCES IN MODELING EARTH SYSTEMS》作为跨学科建模研究的首选平台,其学术影响力正随着地球系统科学的发展持续提升。投稿时应着重突出方法论创新与实用价值的结合,充分利用期刊开放科学政策提升研究成果的可见度。
常见问题解答
问题1:JAMES期刊对模型源代码的具体要求是什么?
答:要求提交完整可运行的源代码压缩包,特别是自定义模块需配有安装说明。建议使用Docker容器封装依赖环境,这能显著降低审稿人的验证难度。
问题2:如何提高跨学科建模论文的接收概率?
答:在摘要和引言部分清晰阐明交叉学科价值,建议设置独立章节讨论方法论融合的创新点。引用期刊近三年相关领域论文可提升选题契合度。
问题3:开放获取政策是否影响论文评审标准?
答:编委会明确表示OA与否不会影响评审公正性。但统计数据表明,OA论文在社交媒体传播量是传统论文的2.3倍,对提升学术影响力有积极作用。
问题4:研究中使用私有数据集能否投稿?
答:可以使用但需在数据可用性声明中说明获取途径。建议同时提供简化版示例数据供审稿人验证,这对通过评审至关重要。
问题5:模型验证部分需要哪些核心指标?
答:必须包括空间相关系数、均方根误差和偏差统计量。对于极端事件模拟,还需提供概率密度函数对比。最新要求新增模型计算效能参数报告。
© 版权声明
本文由分享者转载或发布,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版权归原文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更正或删除。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