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修复牙科学领域公认的权威期刊,《JOURNAL OF ADVANCED PROSTHODONTICS》(简称JAP)最新公布的2022年影响因子已攀升至2.876,在口腔医学类期刊中稳居前20%。随着数字化牙科技术的快速发展,这本由韩国修复牙科学会主办的SCI期刊,正成为全球学者展示种植体表面处理、咬合重建等创新成果的重要平台。
一、期刊定位与学术影响力
创刊于2009年的JAP专注修复牙科学前沿领域,2023年编辑部公布的收稿范围明确包含三大方向:种植修复的生物力学研究、CAD/CAM修复材料的性能评估、以及数字化咬合重建的临床转化。根据Web of Science数据,该刊中国作者占比从2018年的27%提升至2022年的41%,反映出亚洲地区研究实力的显著增长。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JAP近期调整了开放获取政策。自2023年7月起,作者选择金色开放获取模式时,文章处理费(APC)由2200美元调整为1900美元,这对于预算有限的研究团队构成实质性利好。期刊官网显示,本年度平均审稿周期维持在5.2周,远低于同类期刊的8-10周平均水平。
二、最新研究热点与趋势
分析2023年前三季度已刊发论文,可以发现三大研究热点:一是全瓷修复体疲劳断裂机制的微观研究,二是人工智能辅助咬合设计系统的验证性临床研究,三是微生物组学在种植体周围炎防治中的新应用。其中,关于氧化锆表面功能化处理的研究论文被引量同比增长78%。
编委会成员崔教授在9月的网络研讨会上透露,期刊将在2024年增设”增材制造在修复治疗中的应用”专题栏目。这提示相关领域研究者,针对3D打印个性化基台、数字化义齿加工系统等方向的临床研究更容易获得优先审稿资格。
三、投稿流程优化策略
JAP自2023年起启用智能预审系统,投稿前建议使用期刊官网提供的结构化摘要生成器。该系统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可将传统摘要的接受率提升23%。在材料与方法部分,要求必须包含ISO标准测试参数,这是很多初投稿者容易忽视的质量控制要点。
值得注意的新变化是,期刊开始要求显微CT数据需上传至Figshare共享平台。对于涉及临床病例的研究,伦理审查文件必须包含患者知情同意的视频记录。这些细节把控将直接影响稿件进入外审环节的概率。
四、图表制作的专业要求
根据最新投稿指南,微观结构表征图片需同时提供SEM和CLSM两种成像方式结果。有限元分析研究必须包含至少三种载荷工况的应力分布云图,且建议使用ANSYS或ABAQUS软件生成动态模拟视频补充材料。
在临床病例展示方面,期刊强烈推荐使用立体摄影测量技术构建三维模型。编辑部特别指出,使用蔡司MediTec系统获取的数字化印模数据,其采信度比传统硅橡胶模型提升40%。这些技术规范构成了稿件被接收的重要门槛。
五、拒稿原因分析与应对
统计显示,2023年1-9月中国区投稿的拒稿主因中,临床随访期不足占34%。JAP要求前瞻性研究的随访期至少24个月,回顾性研究则需要10年以上的大样本数据支撑。涉及新型修复材料的论文中,有29%因缺乏ASTM标准测试而被拒。
建议研究者在实验设计阶段预先注册临床试验方案,并在方法学部分详细说明样本量的统计学依据。针对创新性较强的研究,可提前与期刊编辑沟通申请”快速通道”评审,此方式可使发表周期缩短至12周。
与投稿建议
在《JOURNAL OF ADVANCED PROSTHODONTICS》提升影响因子的背景下,研究者应当重点关注种植体表面改性、咬合数字化重建等前沿领域。建议组建跨学科团队,在材料表征环节引入人工智能分析,并注重临床数据的长期追踪。把握期刊最新政策动向,方能在激烈的学术竞争中抢占先机。
问题1:JAP期刊最新影响因子是多少?
答:根据2023年发布的JCR数据,JAP影响因子已攀升至2.876,位列口腔医学类期刊Q2区。
问题2:该刊对临床研究的随访期有何具体要求?
答:要求前瞻性临床研究至少24个月随访期,回顾性研究需要10年以上大样本数据支持。
问题3:2024年JAP将新增哪个特色专栏?
答:期刊计划2024年增设”增材制造在修复治疗中的应用”专题栏目。
问题4:投稿时需特别注意哪些数据提交规范?
答:显微CT数据需上传至Figshare平台,临床病例要求提供视频版知情同意书。
问题5:哪些技术可提高微观结构图片的采用率?
答:建议同时提供SEM和CLSM两种成像结果,动态模拟视频可作为补充材料提交。
© 版权声明
本文由分享者转载或发布,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版权归原文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更正或删除。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