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深度解析西班牙权威皮肤病学期刊《Actas Dermo-Sifiliograficas》的学科定位与收稿方向,通过其2023年最新影响因子、审稿周期和录用标准等关键数据,为临床医师及科研人员提供针对性投稿策略。重点剖析论文格式规范、伦理审查要点与开放获取政策三大核心问题。
百年老刊的学科定位与发展脉络
作为西班牙皮肤病与性病学会(AEDV)的官方出版物,《Actas Dermo-Sifiliograficas》自1910年创刊至今,已完成从区域性会刊到国际核心期刊的跨越式发展。期刊当前CiteScore指数稳定在2.8,覆盖皮肤病理学、皮肤肿瘤学和遗传性皮肤病三大重点领域。值得研究者注意的是,该刊自2019年起增设病例影像数据库(CID)模块,为特殊病例报道开辟快速发表通道。
在皮肤病学期刊矩阵中,《Actas Dermo-Sifiliograficas》的定位有何独特优势?与其他IF更高的期刊相比,其对临床实践导向研究更具包容性。最新统计显示,其临床研究论文占比62%,远高于基础研究论文的28%,这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更具可行性的发表平台。
投稿类型占比分析揭示,原创研究(47%)、综述(23%)、病例报告(18%)构成三大主力板块。特别需要强调的是,该刊对多中心临床试验(multicenter clinical trial)设有绿色通道,平均审稿周期可比常规流程缩短14天。
收稿范围的最新调整与政策解读
2024年版投稿须知显示,期刊将皮肤镜人工智能诊断(dermoscopic AI diagnosis)正式列入优先发表领域。这对从事计算机辅助诊断的研究者意味着:相关论文的接收率可提升27%,且允许提交不超过5分钟的视频摘要(video abstract)作为补充材料。
在伦理审查方面,期刊执行双盲强化(enhanced double-blind)机制。投稿人须特别注意:所有涉及患者面部影像的病例报告,均需提供可逆性脱识别处理(reversible de-identification)的技术说明,该要求较其他同类期刊更为严格。
面对开放获取政策转型,《Actas Dermo-Sifiliograficas》采取混合出版模式。作者选择传统订阅模式时,版面费可减免40%;若选黄金开放获取,则需承担2200欧元费用。需要提醒的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课题资助论文建议选择后者以提升传播效果。
论文格式规范中的关键细节
结构化摘要的四大必备要素必须精准呈现:研究背景(限80词)、材料方法(重点说明伦理学批号)、核心结果(突出统计学显著性)、实践启示。常见拒稿原因显示,13%的稿件因摘要缺乏
© 版权声明
本文由分享者转载或发布,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版权归原文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更正或删除。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