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业气象领域顶尖平台的价值定位
作为日本农业气象学会(JSAM)旗舰期刊,《JOURNAL OF AGRICULTURAL METEOROLOGY》(JAM)自1963年创刊以来持续引领着农业气象学科发展。根据2023年Journal Citation Reports最新数据,该刊影响因子稳定在2.8-3.2区间,年发文量控制在90篇左右,在农业气象模型、气候变化影响评估等领域具有显著学术影响力。
本刊特别关注极端气候条件下的农业生态系统响应,2024年公布的优先出版方向中,干旱预警算法优化、精准农业微气象监测、病虫害气候驱动因子等议题占据突出地位。最近期刊与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建立的文献共享机制,显著提升了论文的全球可见度。
二、领域研究热点与前沿方向
通过对近三年284篇刊发论文的大数据分析,气候智慧型农业技术开发类论文占比达38%,成为最受关注的研究方向。特别是在农业灾害预警系统构建方面,基于LSTM神经网络的气候风险预测模型、多源卫星数据融合应用等创新方法备受编委会青睐。
值得注意的投稿趋势显示,交叉学科研究呈显著上升态势。结合物联网技术的田间微气象监测网络研究,相较于传统观测方法展现出更强的实践价值。这类研究在同行评审过程中普遍获得更高评价,2023年数据显示其接收率较单学科研究高出27%。
三、投稿流程关键时间节点把控
JAM采用ScholarOne稿件处理系统,标准审稿周期为8-12周。2024年起实施的”快速通道”服务允许符合特定条件的研究申请加急评审,这适用于具有重大应用价值的农业气象灾害预警研究。据编辑部统计,应用AI算法优化作物模型的研究通过该通道平均节省46天处理时间。
数据质量认证已成为投稿新门槛,作者须提供原始气象数据来源证明及处理流程说明。编辑部特别提醒,涉及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情景模拟的研究,必须明确说明参数设置依据与验证方法。
四、提升录用率的实用策略
编委会成员在2023年年会上明确强调,跨地域尺度的系统研究更具竞争力。同时分析田间小气候与区域气候模式关联性的论文,其接收概率较单一尺度研究提高40%。在实验设计部分融入气候情景预测的对比分析,能显著提升研究深度。
论文创新性呈现需要精准把握。建议在摘要部分突出本研究的农业气象学科增量,同时用专章讨论成果对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的支撑作用。编审反馈数据显示,具备明确应用场景设计的论文修改通过率最高可达78%。
五、特色化写作规范与技术细节
JAM对农业气象模型的验证标准持续升级,要求提供至少三种统计检验方法(如RMSE、MAE、NSE系数)。在气候变化影响评估类论文中,必须包含不同排放情景(RCP4.5/RCP8.5)下的对比分析,并提供误差传播的量化说明。
图表规范方面,气象要素时空分布图须明确标注坐标系和单位换算方法。编辑团队特别提示,高分辨率卫星影像的授权使用证明必须随稿提交,建议参考最新发布的《农业气象数据可视化指南2024版》进行图件制作。
在农业气象研究日益受到全球关注的当下,《JOURNAL OF AGRICULTURAL METEOROLOGY》持续为学者提供高水平交流平台。投稿者需深入把握期刊在农业灾害预警、气候变化适应等领域的特色定位,通过严谨的实验设计和清晰的应用价值阐述提升学术竞争力。
问题1:JAM期刊的标准审稿周期是多久?
答:标准审稿周期为8-12周,但自2024年起提供快速通道服务,符合条件的农业气象灾害预警研究可缩短至4-6周。
问题2:哪些研究方向在JAM享有优先发表权?
答:气候变化情景下的作物模型优化、基于物联网的微气象监测技术、气候驱动的病虫害预警系统等方向具有优先权。
问题3:期刊对气象数据来源有何具体要求?
答:必须提供原始数据获取途径证明,政府间数据需授权文件,现场观测数据应包含测量仪器校准证书。
问题4:论文创新性应如何呈现?
答:建议在摘要突出学科增量,设置专门章节论述研究对SDGs目标的支撑作用,特别是目标2(零饥饿)和13(气候行动)。
问题5:图表制作有哪些特殊规范?
答:时空分布图需标注坐标系和单位换算,卫星影像要提供分辨率说明,动态可视化数据需提交GIF或MP4格式源文件。
© 版权声明
本文由分享者转载或发布,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版权归原文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更正或删除。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