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URNAL OF ASIAN NATURAL PRODUCTS RESEARCH》期刊介绍与投稿策略全解析

查找参加最新学术会议,发表EI、SCI论文,上学术会议云
第十届计算机技术与机械电气工程国际学术论坛(ISCME 2025)暨2025年泰山学术论坛-鲁东大学微纳传感器及系统专题论坛
2025年第四届算法、数据挖掘与信息技术国际会议(ADMIT 2025)
2025年第八届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国际会议(MLNLP 2025)
2025年第八届数据科学和信息技术国际会议(DSIT 2025)
2025年数据科学与智能系统国际会议(DSIS 2025)
2025年第四届先进的电子、电气和绿色能源国际会议 (AEEGE 2025)
2025年第二届亚太计算技术、通信和网络会议(CTCNet 2025)

《JOURNAL OF ASIAN NATURAL PRODUCTS RESEARCH》期刊介绍与投稿策略全解析

在天然产物研究领域迅速发展的当下,《JOURNAL OF ASIAN NATURAL PRODUCTS RESEARCH》作为专注亚洲特色生物资源的权威期刊,近年影响力持续攀升。该刊2023年最新影响因子达到2.815,在植物科学领域Q2区稳居前列。特别是在中药现代化研究热潮下,其发表的青蒿素衍生物抗疟机制研究、人参皂苷抗肿瘤活性分析等论文均引发学界广泛关注。

期刊定位与学术影响力

创刊于1998年的《JOURNAL OF ASIAN NATURAL PRODUCTS RESEARCH》,由泰勒-弗朗西斯集团出版,聚焦亚洲特有动植物及微生物来源的活性成分研究。相较于其他综合性药理学期刊,该刊特色体现在三个维度:地域特征鲜明的样本选择、结合传统医药理论的机制解析、注重实际应用的开发研究。2023年数据显示,中国学者贡献率占全年发文量的58%,但编辑团队严格把控质量,整体录用率维持在27%左右。

在学科交叉趋势下,期刊近年特别关注采用人工智能辅助化合物筛选的研究。8月刊发的基于深度学习的冬虫夏草活性成分预测模型论文,单月下载量突破3000次。这种传统天然产物研究与现代技术结合的选题,往往能获得优先审稿待遇。

投稿流程与格式规范

该刊采用ScholarOne投稿系统,建议投稿前重点准备三个核心材料:规范的化合物结构鉴定报告(需包含NMR、HRMS等完整数据)、清晰的药理活性实验方案(推荐使用Graphical Abstract可视化呈现)、严谨的统计学分析。编辑部主任Dr. Lee在2023年亚洲天然产物论坛特别指出,32%的退稿源于实验重复性证据不足。

格式方面需特别注意三点:化合物编号需符合IUPAC命名规则;植物样本必须提供标本馆凭证号码;体外实验需明确说明细胞系来源。近期新增的Data Availability Statement板块,要求作者在投稿时同步提交原始光谱数据至指定云端平台。

审稿要点与常见退稿原因

据2023年编委会报告,该刊送审论文中约65%因创新性不足被拒。具有竞争力的研究通常具备以下特征:发现新结构类型天然产物(如近期刊载的罕见萜类化合物Marineoterpene);揭示新颖作用靶点(如黄芩素调控自噬通路机制);或开发原创性提取纯化技术(如亚临界水萃取在黄酮类物质中的应用)。

在药理学研究方面,编辑团队特别警惕”活性广谱但机制模糊”的论文。9月某篇关于灵芝多糖抗炎作用的投稿,因未能阐明TLR4/NF-κB信号通路的具体调控节点而被要求补充实验。建议作者在讨论部分增加与已知化合物的对比分析,凸显研究价值。

青年学者投稿扶持政策

针对40岁以下研究者,期刊设有”Emerging Scientist”快速通道。申请者需满足两个条件:通讯作者从事科研工作未满5年;论文研究内容涉及亚洲特色药用资源。该通道平均审稿周期缩短至28天,且APC费用减免30%。2023年已有17篇通过该计划发表的论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

需要提醒的是,青年学者团队需特别注意跨学科合作的体现。近期1篇关于傣药”埋码”抗病毒活性研究的论文,因整合了民族医药学访谈记录和现代分子对接技术,不仅顺利录用,还被选为当期的封面文章。

开放获取与学术传播

自2022年转为混合开放获取模式以来,该刊APC标准为2800美元,但对低收入国家作者设有专项基金。选择OA发表的论文平均Altmetric评分比非OA论文高出47%,特别是在政策制定者中的传播效果显著提升。11月发表的关于东南亚传统草药数据库构建的论文,已被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区域办事处列为参考资料。

为提高研究成果可见度,建议作者善用期刊与ResearchGate的合作渠道。上传完整预印本的研究者,论文三个月内下载量平均增加65%。同时,期刊鼓励作者制作3分钟视频摘要,这对提升论文在社交媒体平台的传播力尤为关键。

投稿策略

在天然产物研究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JOURNAL OF ASIAN NATURAL PRODUCTS RESEARCH》为聚焦亚洲生物资源的学者提供了优质发表平台。研究者应重点关注传统医药现代化、稀缺资源开发利用、绿色分离技术等前沿方向,通过规范实验设计、深化机制研究、加强成果可视化呈现来提高录用概率。对于具有明确应用前景的研究,期刊还设有”Translational Natural Products”特别专栏,值得重点留意。

问题1:该刊对植物样本来源有哪些具体要求?
答:必须提供标本馆凭证号(如KUN、PE等国家标本资源共享平台编号),野生样本需附GPS定位数据,栽培样本需说明种植基地认证情况。

问题2:哪些类型的研究容易被送快速评审?
答:涉及濒危物种替代资源开发、传统炮制技术科学解析、极端环境生物活性物质发现的研究,通常能进入快速评审通道。

问题3:论文结构有哪些特殊要求?
答:除常规IMRAD结构外,必须包含”Ethnopharmacological Relevance”章节,说明研究与传统医药知识的关联性。

问题4:如何提高谱图数据的合格率?
答:核磁图谱需标注溶剂峰和温度参数,质谱图应包含同位素分布模拟图,建议使用MestReNova软件统一处理。

问题5:期刊对负面结果研究的接受度如何?
答:针对已知活性成分的新模型验证研究,若能明确否定其特定药理活性,并阐明机制原因,期刊设有”Negative Results”专栏接收。

问题6:修改稿需注意哪些细节?
答:除逐条回复审稿意见外,建议用蓝色高亮标注修订内容,统计学分析需附原始数据电子表格,化合物编号必须与初稿完全一致。

© 版权声明
第九届电气、机械与计算机工程国际学术会议(ICEMCE 2025)
2025年第四届算法、数据挖掘与信息技术国际会议(ADMIT 2025)
2025年第八届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国际会议(MLNLP 2025)
2025年第八届数据科学和信息技术国际会议(DSIT 2025)
2025年数据科学与智能系统国际会议(DSIS 2025)
2025年第四届先进的电子、电气和绿色能源国际会议 (AEEGE 2025)
2025年第二届亚太计算技术、通信和网络会议(CTCNet 2025)

相关文章

查找最新学术会议,发表EI、SCI论文,上学术会议云
第四届能源与动力工程国际学术会议(EPE 2025)

暂无评论

none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