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感染症与化学疗法研究领域,《JOURNAL OF INFECTION AND CHEMOTHERAPY》(简称JIC)作为日本化学疗法学会的官方期刊,持续为全球研究者提供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2023年最新数据显示,该期刊影响因子稳定在2.8,特别关注抗微生物药物研发、院内感染控制及耐药性研究等前沿方向。
一、期刊定位与学术影响力
创刊于1995年的JIC,已被PubMed/Medline、SCI-E等20余个国际数据库收录。其核心优势在于融合基础研究与临床实践,2022年刊发的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治疗指南,已成为亚太地区感染科医生的必备参考文献。
期刊特别重视跨学科研究,近期设立的”抗菌药物药代动力学/药效学研究”专栏,已收录多篇采用人工智能预测药物敏感性的创新论文。统计显示,来自中国研究团队的投稿量近三年增长37%,体现出我国在感染病学领域研究实力的显著提升。
二、投稿流程与格式规范
JIC采用Elsevier Editorial System在线投稿系统,全程处理周期约12-16周。投稿前需特别注意病例报告类论文须包含伦理审查批件,临床研究类需提交临床试验注册号。近期编辑部新增”快速审稿通道”,针对COVID-19相关研究可将审稿周期压缩至6周。
格式方面要求结构化摘要严格遵循BACKGROUND、METHODS、RESULTS、CONCLUSIONS四部分,参考文献建议使用EndNote的JIC模板。2023年新规要求所有涉及微生物鉴定的研究必须提供16S rRNA基因测序原始数据。
三、提升录用率的五大策略
统计近三年录用论文特征发现:①具有明确临床指导价值的应用型研究通过率高达68%;②包含耐药基因进化分析的研究更受青睐;③采用新型抗菌材料(如金属有机框架)的研究增速显著;④跨地域多中心研究占比从19%提升至34%;⑤配发专业医学插图的论文评审通过率提高40%。
建议作者在讨论部分重点阐述研究成果的实际临床应用场景,并对比日本抗菌药物使用指南。对临床分离株的研究需注明具体菌株保藏编号,流行病学研究应包含至少三个年度的纵向数据。
四、开放获取政策与出版费用
JIC自2022年起实行混合出版模式,常规订阅模式下不收取版面费,开放获取文章需支付2200美元APC。值得关注的是,期刊与WHO合作的”抗微生物药物紧缺地区研究支持计划”,可为发展中国家研究者提供50-100%的费用减免。
2023年新增数据共享政策,要求所有临床试验数据需在Figshare等平台存档。对于涉及新型抗真菌剂的研究,编辑部建议优先选择开放获取以加速知识传播,相关论文的平均下载量是传统出版模式的2.3倍。
五、审稿要点与常见退稿原因
根据主编访谈披露,方法论缺陷(31%)、统计学错误(25%)、临床相关性不足(19%)位列退稿主因。近期严查内容包含:qPCR实验未提供MIQE指南要求的详细信息、未使用CLSI最新折点标准、体外研究缺乏体内实验验证等。
成功案例显示,补充药物敏感性试验的ECOFF值分析、增加耐药基因型与表型的关联研究、提供治疗方案的卫生经济学评估等改进措施,可使修改再审通过率提升至72%。
《JOURNAL OF INFECTION AND CHEMOTHERAPY》为感染病学与抗菌药物研究者提供了优质的出版平台,研究者应重点突出研究的临床转化价值,严格遵守最新方法论规范。随着期刊国际化程度加深,建议中国学者善用多中心合作优势,在耐药菌监测、新型给药系统等特色领域深度耕耘。
问题1:JIC期刊对临床研究有何特殊要求?
答:需提供临床试验注册号,涉及微生物鉴定的必须提交16S rRNA测序数据,流行病学研究应包含三年以上纵向数据。
问题2:开放获取模式的出版费用是多少?
答:常规出版免费,开放获取需支付2200美元APC,发展中国家研究者可申请50-100%费用减免。
问题3:该期刊最关注哪些研究方向?
答:重点关注抗微生物药物研发、耐药机制研究、院内感染控制及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策略。
问题4:投稿时需要注意哪些格式细节?
答:结构化摘要需分四部分,参考文献用EndNote模板,新增qPCR实验须遵循MIQE指南。
问题5:如何提高病例报告类论文的通过率?
答:须包含伦理审查批件,建议配发病原菌电镜照片或耐药基因图谱,讨论部分需对比现行治疗指南。
问题6:期刊对数据共享的具体要求?
答:临床试验数据需在Figshare等平台存档,微生物测序数据应提交至GenBank数据库。
© 版权声明
本文由分享者转载或发布,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版权归原文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更正或删除。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