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巴西历史研究领域的权威期刊,《Anos 90》近三十年持续推动拉美近现代史学术交流。本文深度剖析期刊特色栏目、投稿审查机制及常见退稿症结,为研究者提供涵盖选题设计、格式规范、学术伦理的全流程投稿策略,助力提升学术成果发表效率。
1. 期刊背景与学术定位
创建于1993年的《Anos 90》以研究19-21世纪全球史见长,特别侧重巴西现代化进程研究。作为季刊,其拉丁美洲学术影响力指数(H-index)连续五年位居区域前三,每年吸引超2000份跨国投稿,涵盖殖民史、城市转型、环境史等细分领域。
编辑部采用双盲评审制度,要求投稿者提前进行文献查重(建议重复率<15%)。对于非葡语母语研究者,期刊特别设立英语-葡语对照模板,但核心论证仍须展现巴西本土史料的深度挖掘能力。
2. 特色栏目设置逻辑
期刊设置的“口述史方法论”专题板块要求提供原始录音转写文档,这一特色栏目已形成独特学术标识。值得注意的是,数字人文研究专栏近年投稿量激增,接受运用GIS(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的跨学科成果,但需配合可视化数据图谱。
对于首次投稿者,建议选择书评专栏作为突破口。该栏目接受对近5年葡语学术专著的深度评析,字数控制在3000字以内,通过率约是专题论文的3倍。
3. 投稿系统的智能优化
2023年改版的在线投稿系统新增AI预审功能,可即时反馈格式错误。统计显示,32.7%的稿件因参考文献格式错误被系统拦截,其中APA第七版引用规范错误率最高。
系统要求上传道德审查声明和数据共享协议两份附件。涉及敏感历史事件的研究,需额外提交档案馆授权使用证明(如国家档案馆Doc. No.格式文件)。
4. 选题策略的黄金法则
编委会近年特别关注跨国比较研究,如巴西咖啡贸易与东南亚橡胶产业的关联分析。成功案例显示,在传统政治史框架中融入物质文化史视角的论文接受率提升41%。
切记避免单纯翻译已有英文成果,编辑部明确要求须包含至少30%原始档案材料。正在进行的”军政府时期口述史”特辑,对民间档案收集方法有详细投稿指引。
5. 写作规范的隐形陷阱
期刊严格执行ABNT技术标准,图表须附带葡英双语说明。常见失误包括:脚注未使用Times New Roman 10号字、章节编号未采用罗马数字分级系统。
论文摘要必须包含理论框架创新点和史料挖掘突破双重要素。数据类研究需在附录注明统计软件版本(如SPSS 28或Stata 17)。
6. 审稿周期的精准把控
投稿系统显示平均审稿周期为89天,但专题征稿期间可能缩短至60天。若收到”需重大修改”的评审意见,务必在45天内提交修订稿,逾期将视为自动撤稿。
与编委会沟通时,建议使用学术葡语敬语格式。通过率数据显示,第三季度投稿的录用率较第一季度高出19%,这可能与编委会年度选题规划节奏相关。
7. 数字对象标识符运用
录用论文将获得DOI前缀10.15890/anos的专属数字标识。值得注意的是,期刊要求作者提前注册ORCID(开放研究者与贡献者身份识别码),该步骤现在可直接在投稿系统完成。
对已发表论文的Altmetric关注度评分分析显示,配合发布研究数据集的论文,其社交媒体传播量是常规论文的2.3倍。
8. 学术伦理的红线警示
编辑部使用Crossref Similarity Check系统进行全文查重,2022年有17篇论文因未标注口述史料来源被撤稿。涉及原住民口传历史的研究,必须附有部落文化委员会授权书。
共同作者署名需提供贡献声明表,详细列明各参与者的具体工作内容。近年来出现的”善意合作”署名争议,已导致5位学者被列入期刊信用观察名单。
《Anos 90》作为拉美史研究的风向标,其严格的学术规范与开放的跨学科视野构成独特张力。投稿者需在创新性论证与规范性表达之间寻求平衡,善用期刊提供的数字化工具与特辑机遇,将区域研究推向国际学术前沿。记住,对巴西国家档案馆新解密档案的敏锐把握,往往成为突破重围的关键。
© 版权声明
本文由分享者转载或发布,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版权归原文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更正或删除。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