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卢昂 梅思思)9月19日至22日,由我校联合中国核学会脉冲功率技术及其应用分会、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主办的第九届全国脉冲功率技术学术会交流会在武汉举行。西北核技术研究所邱爱慈院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邓建军院士、我校电气学院潘垣院士,中国核学会脉冲功率技术及其应用分会相关负责人、理事和委员近50人,以及国内70多家相关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企业的科研技术人员共450余人参加交流。
开幕式上,副校长许晓东介绍了学校和电气工程学科的基本情况,以及电气学院潘垣院士及其团队为国家脉冲功率技术的发展作出的贡献。他表示,学校正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科技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顶天立地、追求卓越,深入推进有组织的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为科技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中国核学会脉冲功率技术及其应用分会理事长王勐介绍了分会近年的工作进展。他希望各位专家学者依托全国脉冲功率学术交流会这一重要平台,充分开展深度学术交流,凝聚共识、通力合作,携手攻克技术难题,共同推动我国脉冲功率技术及其应用研究迈向更高水平。
本次大会主题为“脉冲聚力·创新致远”,通过深入探讨脉冲功率技术领域的基础理论创新、关键技术突破及前沿应用进展,凸显学科交叉融合的时代特征,促进脉冲功率技术与能源、国防、材料、生物等领域的跨界协同发展。大会收到论文投稿302份,设置了为期各一天的大会特邀专场报告以及8个专题报告分会场。专题报告涵盖了“脉冲功率系统”“高电压绝缘与放电等离子体”“高功率微波与强电磁脉冲”“脉冲产生、测量与诊断技术”“脉冲功率应用与前沿交叉科学”与“高性能材料与功率器件”等领域。
在特邀报告环节,国防科技大学前沿交叉学科学院杨汉武教授、清华大学邹晓兵教授、中物院流体物理研究所王勐研究员、复旦大学刘克富教授、西北核技术研究所魏浩副研究员、西安交通大学张冠军教授、重庆大学姚陈果教授、我校李化教授、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程军胜研究员、电子科技大学李海龙副教授、西北核技术研究所罗维熙副研究员等11位专家介绍了相关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和未来发展态势。
潘垣院士在特邀报告环节发表讲话,他表示,随着核聚变研究在全球范围内的加速推进与应用探索的不断深入,脉冲功率技术作为支撑该领域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之一,再次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与高度重视,行业即将迎来下一轮蓬勃发展的黄金期。潘垣院士勉励大家把握机遇,在新型举国体制优势下砥砺奋进,在时代洪流中劈波斩浪,再创佳绩。
本次大会还吸引了国内30余家从事相关材料、器件及设备研发的企业参展,为参会者提供了直观了解行业技术产业化现状的窗口,也为推动科研成果与市场需求精准对接、促进后续技术合作与长效交流奠定了坚实基础。
,
© 版权声明
本文由分享者转载或发布,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版权归原文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更正或删除。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