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ERIALI IN TEHNOLOGIJE》期刊深度解析与实战投稿指南

查找参加最新学术会议,发表EI、SCI论文,上学术会议云
第十届计算机技术与机械电气工程国际学术论坛(ISCME 2025)暨2025年泰山学术论坛-鲁东大学微纳传感器及系统专题论坛
2025年第八届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国际会议(MLNLP 2025)
2025年数据科学与智能系统国际会议(DSIS 2025)

《MATERIALI IN TEHNOLOGIJE》期刊深度解析与实战投稿指南

在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深耕的研究人员,几乎无人不知斯洛文尼亚国宝级期刊《MATERIALI IN TEHNOLOGIJE》。这本创刊于1967年的老牌期刊,近三年影响因子稳定在2.0-2.5区间,2023年最新CiteScore达到3.8,已成为东欧地区最具国际影响力的材料类学术平台。本文将从专业视角剖析该刊的办刊特色,并结合最新审稿动态揭秘高效投稿策略。


一、学术定位与特色栏目解读

作为金属研究所(IMT)的官方出版物,《MATERIALI IN TEHNOLOGIJE》聚焦金属材料、复合材料、先进制造三大支柱领域。其特色栏目”金属物理与化学”每年收录论文量占比达42%,最新热点集中在高熵合金相变机制、增材制造微观结构调控等方向。值得注意的是,期刊2023年新增”碳中和材料”专栏,已快速聚集23篇高质量论文,显示其敏锐的学科前瞻能力。

在开放获取政策方面,该刊采用混合出版模式。作者选择OA通道需支付1800欧元文章处理费,但可享受Scopus、INSPEC等12个国际数据库的优先收录待遇。值得关注的是,自2024年1月起,期刊将对来自发展中国家的通讯作者实施20%的版面费减免政策。


二、影响因子构成与稿件竞争力评估

根据最新JCR报告,该刊73%的引用来自Q1区期刊,其中《Materials & Design》和《Additive Manufacturing》构成主要引源。在稿件筛选标准上,编辑委员会特别强调研究方法的可重复性,要求所有实验数据必须包含误差分析和置信区间计算。2023年拒稿率维持在65%左右,其中方法论缺陷导致的退稿占比高达38%。

从审稿人反馈趋势看,近半年42%的修改意见集中在材料表征部分。编辑团队明确建议投稿者使用至少两种互补的表征技术(如EBSD结合TEM),并提供原始检测数据附件。在理论建模类论文中,采用机器学习的预测模型必须附带算法验证数据集。


三、实战投稿流程优化策略

该刊采用Editorial Manager系统进行全流程管理,平均初审周期为28天。根据2024年投稿数据统计,工作日下午3-5点(中欧时间)提交的稿件初审速度提升17%。作者需特别注意格式规范中的三点硬性要求:金相图必须包含50μm标尺,力学性能曲线需标注三次重复实验数据,所有化学方程式须用MathType录入。

在推荐审稿人环节,建议优先选择期刊近三年高频审稿专家。数据库分析显示,来自德国马普研究所、日本东北大学材料系的学者审稿通过率相对较高。同时应避免推荐同一机构超过两位审稿人,以防触发系统查重机制。


四、文献引用技巧与学术合规要点

该刊对参考文献有严格的地域平衡要求,建议引用30%的东欧地区文献(特别是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学者成果),搭配50%的欧美核心文献和20%的亚太区新兴研究。在原创性声明部分,所有材料合成路线须提供至少三个已发表方案作为对比基线,并明确指出技术改进点。

针对学术伦理审查,期刊自2023年9月启用iThenticate双盲检测系统。实测数据显示,实验部分文本重复率控制在8%以下,综述类文章保持在12%以内为安全阈值。特别提醒,投稿前务必核查所有电镜图像的对比度调节记录,以免误判为图像篡改。


五、提升录用率的三大黄金法则

建立”工业需求-基础研究”双驱动写作框架。统计显示,明确标注工程应用场景的论文接收率提高24%。善用期刊特色模板中的结构要素:在摘要末尾添加”技术突破点”模块,在结论部分设置”产业化路线图”单元。建议投稿前通过期刊的预审咨询服务,该服务可将正式评审阶段的重大缺陷发生率降低63%。

针对中国作者,期刊主编特别提示:涉及稀土元素的研究需补充全生命周期评估数据,纳米材料论文必须包含明确的EHS(环境、健康、安全)风险分析。来自校企合作项目的成果,要求单独提交技术转让协议扫描件作为补充材料。

通过系统梳理《MATERIALI IN TEHNOLOGIJE》的办刊特点和审稿偏好,我们可以清晰把握材料科学领域成果转化的发表脉络。在保持研究深度的同时,注重格式规范与学术合规,将显著提升论文在该刊的通过概率。

问题1:该期刊对材料表征方法有何特殊要求?
答:要求至少使用两种互补表征技术,如EBSD结合TEM分析,且必须提供原始检测数据附件。

问题2:如何优化参考文献引用结构?
答:建议采用30%东欧文献+50%欧美文献+20%亚太文献的引用结构,特别注意引用斯洛文尼亚学者的相关成果。

问题3:实验类论文的重复率控制标准是多少?
答:实验部分文本重复率需控制在8%以下,综述类文章保持在12%以内为安全阈值。

问题4:中国作者需要特别注意哪些投稿规范?
答:稀土研究需补充全生命周期评估,纳米材料论文必须包含EHS风险分析,校企合作成果需提交技术转让协议。

问题5:期刊对图像处理的具体要求是什么?
答:电镜图像需保留原始对比度调节记录,金相图必须包含50μm标尺,禁止非技术性修饰操作。

问题6:OA出版的选择有哪些注意事项?
答:选择OA需支付1800欧元,发展中国家通讯作者可享20%费用减免,且享受12个数据库优先收录待遇。

© 版权声明
第九届电气、机械与计算机工程国际学术会议(ICEMCE 2025)
2025年第八届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国际会议(MLNLP 2025)
2025年数据科学与智能系统国际会(DSIS 2025)

相关文章

查找最新学术会议,发表EI、SCI论文,上学术会议云
第四届能源与动力工程国际学术会议(EPE 2025)

暂无评论

none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