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民族大学溯源平台,智启未来|第六届平台研究学术工作坊在京举办

查找参加最新学术会议,发表EI、SCI论文,上学术会议云
第十届计算机技术与机械电气工程国际学术论坛(ISCME 2025)暨2025年泰山学术论坛-鲁东大学微纳传感器及系统专题论坛
2025年第四届算法、数据挖掘与信息技术国际会议(ADMIT 2025)
2025年第八届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国际会议(MLNLP 2025)
2025年第八届数据科学和信息技术国际会议(DSIT 2025)
2025年数据科学与智能系统国际会议(DSIS 2025)
2025年第四届先进的电子、电气和绿色能源国际会议 (AEEGE 2025)
2025年第二届亚太计算技术、通信和网络会议(CTCNet 2025)

  8月22日,第六届平台研究学术工作坊——“溯源与智启:平台社会的新场景与新叙事”在北京召开。与会学者围绕如何以本土实践为根基、以全球视野为参照,构建更具解释力的平台研究框架,以及如何通过跨学科对话回应智能技术平台化应用带来的机遇与风险等问题展开讨论。

中央民族大学溯源平台,智启未来|第六届平台研究学术工作坊在京举办

伴随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平台研究热点从商业模式、用户行为拓展到治理、数据隐私、算法公平性等复杂问题,且跨学科研究使其视角和方法更为丰富,目前主要集中在商业模式创新、治理机制、社会经济影响、数据隐私安全和算法公平性等方面。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胡正荣表示,新闻学本质上是一门应用型学科,其研究必须紧密立足于现实,高度关注那些重大社会问题。当下,平台催生出的数字文化、数字经济、数字社会结构等一系列问题,都应成为新闻与传播学研究的重点。学科发展既要“接地气”,紧密贴合实际,又要“接天线”,紧跟时代前沿。

中央民族大学副校长王志认为,在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中,应立足中国本土问题,挖掘本土视角,构建自主知识体系,培养兼具专业性与实践性的复合型人才。以问题意识为指引,理性认识平台经济。要摆脱西方中心主义陷阱,从国家产业升级与全球竞争的战略框架出发,完善平台治理法律规范,推动中国平台经济健康发展。

早期门户网站已具有平台特征,当前服务类平台(外卖、网约车、社交等)延续并强化了这一属性。“平台作为具有中介属性的媒介,对于其本质要从传播学根基出发去理解。”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彭兰认为,平台构建了一种有效解决问题的方式,形成了一种媒介化关系,这种关系不仅影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将对整个社会结构产生深远影响。

“平台与新闻业的关系并非简单的二元对立,而是在不同社会背景下的动态生态逻辑。”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张志安认为,这种生态逻辑涉及政策、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因素,以及多元行动者的相互作用。平台依赖的本质不仅是传播渠道转移和分发权力变革导致的关系调适问题,更是新闻生态系统基础设施化再造和结构性重构的生态变化问题。以问题意识为导向的中国平台研究,应深入探讨如何在平台依赖的背景下,平衡宣传、商业与专业逻辑,促进新闻业的健康发展。

“从媒介视角来看,平台在国家宏大政策话语中可能成为创新的推动者。平台经济本身就是一个新的增长点。”中国传媒大学教育部国际传播联合研究院教授姬德强发现,互联网平台与政府、社会的相互依赖在新时代愈发明显,中国的平台发展形成了独特模式。要关注经济、科技与社会的关系,国家、社会和市场的相互作用,形成独特稳定的结构。

“在数字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世界秩序。其中,大模型的崛起无疑是这场变革中引人注目的焦点。”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郭全中提出,大模型对平台在信息搜索、内容生产、互动方式、商业模式、竞争要素、治理模式等方面都产生了显著影响,只有深入解析技术,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平台发展的脉络。

中央民族大学溯源平台,智启未来|第六届平台研究学术工作坊在京举办

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联合主办,中央民族大学互联网平台企业发展与治理研究中心、中央民族大学新媒体研究中心共同承办。

© 版权声明
第九届电气、机械与计算机工程国际学术会议(ICEMCE 2025)
2025年第四届算法、数据挖掘与信息技术国际会议(ADMIT 2025)
2025年第八届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国际会议(MLNLP 2025)
2025年第八届数据科学和信息技术国际会议(DSIT 2025)
2025年数据科学与智能系统国际会议(DSIS 2025)
2025年第四届先进的电子、电气和绿色能源国际会议 (AEEGE 2025)
2025年第二届亚太计算技术、通信和网络会议(CTCNet 2025)

相关文章

查找最新学术会议,发表EI、SCI论文,上学术会议云
第四届能源与动力工程国际学术会议(EPE 2025)

暂无评论

none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