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院所学术科研快讯
**清华大学团队在量子模拟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段路明教授课题组首次实现基于数百离子量子比特的量子模拟计算,该成果对研究多体物理系统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发表于《自然》杂志。
来源:科技日报
**北京大学开发出新型脑机接口芯片实现高速意念识别**
北京大学集成电路学院科研团队研发出超低功耗脑机接口芯片,能够以0.2秒延迟识别脑电信号,大幅提升意念控制设备的响应速度。该技术有望应用于康复医疗领域。
来源:中国科学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实现量子密钥分发距离世界纪录**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团队成功实现1002公里光纤量子密钥分发,创下世界最长传输距离纪录,为构建广域量子保密通信网络奠定基础。
来源:新华社
**浙江大学研制出可生物降解的电子医疗器件**
浙江大学化学系团队开发出一种可在体内自然降解的电子医疗器件,能够实时监测生理指标并在完成后自动降解,避免了二次手术取出的需要。
来源:光明日报
**上海交通大学在肿瘤免疫治疗领域取得新突破**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团队发现调控T细胞功能的新机制,并开发出相应增强方法,显著提高了CAR-T治疗实体瘤的效果。研究成果发表于《细胞》。
来源:健康报
**哈尔滨工业大学成功发射首颗导航增强试验卫星**
哈尔滨工业大学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联合研制的”龙江三号”卫星成功入轨,该卫星采用新型信号体制,将用于北斗导航系统增强技术验证。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发现新型高温超导材料**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团队在铁基超导研究中取得重大进展,发现新型超导材料并在52开尔文温度下实现零电阻,创下该体系最高临界温度纪录。
来源:中国新闻网
**南京大学开发出高效二氧化碳捕集新材料**
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团队合成出具有超高比表面积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对二氧化碳吸附容量创世界纪录,为碳捕集技术提供了新方案。
**复旦大学团队揭示神经退行性疾病新机制**
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研究发现小胶质细胞在阿尔茨海默病中的新作用机制,为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靶点。成果发表于《自然·神经科学》。
来源:文汇报
**西安交通大学在柔性电子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西安交通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团队开发出具有自愈合功能的柔性电子皮肤,能够在损伤后自动恢复功能,推动可穿戴设备发展。
来源:陕西日报
© 版权声明
本文由分享者转载或发布,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版权归原文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更正或删除。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