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欧神经医学领域的”隐形冠军”
在中东欧神经科学领域,《NEUROLOGIA I NEUROCHIRURGIA POLSKA》(波兰神经学与神经外科杂志)堪称学术界的”隐形冠军”。作为波兰神经学会官方期刊,该刊物2023年最新影响因子突破1.8,成功入选SCI扩展版,近三个月更因其开放获取策略引发国际学术界关注。这本创立于1967年的老牌期刊,始终聚焦临床神经学与神经外科的交叉研究,在帕金森病立体定向手术、难治性癫痫神经调控等领域形成显著特色。
期刊特色与学科覆盖
该刊明确将收稿范围划分为三大板块:临床神经病学、神经外科手术创新、基础神经科学研究。近期新增的”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专栏,正是响应全球脑炎病因学的诊断技术革新需求。编辑部主任Anna Wójcik教授在2023年4月接受采访时强调:”我们尤其欢迎那些结合影像组学与病理机制的临床研究,这是打破传统神经疾病分类的重要方向。”
审稿流程的”双盲原则”
区别于多数欧洲医学期刊,《NEUROLOGIA I NEUROCHIRURGIA POLSKA》采用全程双盲评审制度。从2023年第二季度开始,编辑部将初审周期缩短至14个工作日。编委会成员透露,影响因子跃升的背后是同行评议严格性的升级——去年稿件整体拒稿率达72%,但接收论文的临床转化率高达38%,这在区域性期刊中表现突出。
投稿避坑指南
根据2023年撤稿观察数据库(Retraction Watch)统计,该刊近年发生的学术不端案例中有85%涉及影像数据重复使用问题。投稿时应特别注意:脑部MRI序列必须提供原始DICOM文件,术中照片需包含不少于三个解剖标志点。对于涉及神经调控装置的临床研究,必须附有欧盟CE认证或美国FDA批准文件。病例报告类文章需满足”三人行”原则——同类型病例三年内收治不少于三例。
格式规范的特殊要求
该刊对参考文献格式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近五年文献占比需超过60%,波兰本土研究引用比例不低于15%。图表标注必须使用英波双语,这在神经解剖学图谱绘制中需要特别注意。值得关注的是,自2023年6月起,所有涉及人工智能算法的研究都必须提供可公开验证的代码仓库链接。
国际影响力的破圈之道
通过分析Scopus数据库可知,该刊2022年度下载量TOP5论文均与神经调控技术创新相关。为提升国际可见度,编辑部推出”快速通道”服务,针对具有重大临床价值的临床试验(特别是Ⅲ期多中心研究)提供72小时初审反馈。正在筹备中的”维谢格拉德神经科学联盟”特刊,可能成为中东欧学者突围国际顶级期刊的重要跳板。
作为中东欧神经医学研究的旗舰平台,《NEUROLOGIA I NEUROCHIRURGIA POLSKA》在保持区域性特色的同时,正在通过严格的学术标准和开放的科学政策走向国际舞台。对于临床神经科医师而言,该刊不仅提供展示原创发现的平台,更是洞察中东欧神经疾病谱系变迁的重要窗口。
问题1:该期刊对病例报告类论文有哪些具体要求?
答:需要满足”三人行”原则,即同一医疗机构三年内收治不少于三例相同类型病例,并附随访时间不少于12个月的预后数据。
问题2:神经影像学研究的投稿需要特别注意什么?
答:必须提供原始DICOM文件,MRI序列需标注TR/TE参数,功能性影像需说明预处理流程。
问题3:期刊对伦理审查的具体要求是什么?
答:涉及人体试验须提供波兰生物伦理委员会或欧盟等效机构批件,动物实验需符合EU Directive 2010/63/EU标准。
问题4:哪些类型的研究适合选择快速通道服务?
答:III期多中心临床试验、创新手术器械的首个临床应用、新发神经系统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研究。
问题5:非英语母语作者需要特别注意哪些语言问题?
答:专业术语必须符合Terminologia Anatomica国际命名法,药物名称需使用INN通用名,手术步骤描述要避免直译母语表达。
问题6:期刊是否收取开放获取费用?
答:自2023年1月起对波兰研究机构免除APC费用,国际作者可选择传统订阅或2500欧元的开放获取模式。
© 版权声明
本文由分享者转载或发布,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版权归原文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更正或删除。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