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帅气的我简直无法用语言描述!

纳米限制结构相变存储器成功开发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研究团队基于12英寸集成工艺,开发出纳米限制结构相变存储器。该团队通过优化器件集成工艺,在12英寸晶圆上制备出嵌入式纳米加热电极,实现了超过1.0×1011次...
4周前
0190

双向高导热石墨膜研究获进展

随着电子器件向高性能、小型化发展,芯片功率密度提升带来的热管理问题成为制约器件稳定性的关键瓶颈。通常,碳基高导热材料在面内热导率超过1500W/m·K时,面外热导率普遍低于8W/m·K,难以满足高功率...
1个月前
0130

科学家利用“搭积木”方式构建碳化硅片上异质集成量子光源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在集成光量子芯片研究方面取得进展。该研究采用“搭积木”式混合集成策略,将III-V族半导体量子点光源与CMOS工艺兼容的碳化硅(4H-SiC)光子芯片异质集成,构建...
3个月前
0410

科研人员研制出超导双光子空间符合计数器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尤立星与李浩团队在面向多光子空间符合探测方面取得进展。1月30日,相关研究成果以《具有组合时间逻辑和幅度复用的超导纳米线双光子空间符合计数器》(A supercon...
3个月前
0270

基于钽酸锂单晶薄膜的电光频率梳芯片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1月22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研究员欧欣团队联合美国科罗拉多大学教授Gabriel Santamaria Botello、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教授Tobias J. Kippenbe...
3个月前
0420

上海微系统所研制出超小型双通道集成二氧化碳红外气体传感器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研究员李铁团队在超小型二氧化碳(CO₂)气体传感器研制方面取得进展。该团队制备的传感器具有尺寸小、功耗适中、性能稳定、成本低以及在中红外波段发光效率高等特点...
3个月前
0360

上海微系统所等开发出高通量超柔性味觉神经界面 助力患者重建味觉功能

味觉是最重要的生理感觉之一,能够帮助人类鉴别食物的营养价值与潜在毒性,从而选择合适的食物以满足能量与营养需求,并避免摄入有毒有害物质。因此,味觉对人类的生存与进化至关重要。舌癌是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率...
3个月前
0340

上海微系统所等在斑马鱼大脑空间信息表达机制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动物是如何表达外部环境和自身位置并利用这些信息完成空间探索,是脑科学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然而,鱼类是如何表达外部环境地图并进行空间定位的机理尚不清楚。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研究员李孟与...
3个月前
0290

上海微系统所在固-液界面质子输运研究方面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董慧团队在固-液界面质子输运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Accelerated proton dissociation in an excited sta...
3个月前
0300

上海微系统所开发出面向二维集成电路的单晶金属氧化物栅介质晶圆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研究员狄增峰团队在面向低功耗二维集成电路的单晶金属氧化物栅介质晶圆研制方面取得进展。8月7日,相关研究成果以《面向顶栅结构二维晶体管的单晶金属氧化物栅介质材料》(S...
3个月前
0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