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物理研究所

帅气的我简直无法用语言描述!

融合代数、几何与拓扑方法的量子纠错理论研究获进展

量子纠错是在有噪声硬件上实现可靠量子计算机的基石。基于拓扑码的传统方法已取得了实验进展,但由于编码率低,通常需要数百万个物理量子比特才能够支撑实际应用。为突破这一瓶颈,学界转向对量子低密度奇偶校验码的...
3周前
02220

研究确定核子引力形状因子

近日,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曹雄辉和研究员郭奉坤,联合四川大学助理研究员李衢智和湖南大学教授姚德良,利用模型无关的方法,精确确定了真实世界中核子的引力形状因子。 核子包括质子和中子。它们组...
1个月前
01910

研究发现辐射主导磁重联中的自旋凝聚等离子体

磁重联是等离子体中磁能快速释放和粒子加热加速的关键过程,广泛存在于太阳耀斑、地球磁尾、黑洞喷流、伽马暴乃至聚变装置等多种等离子体环境中。当磁场强度达到极端水平时,电子在重联过程中将进入辐射主导区域,此...
2个月前
01090

含长程力的有效力程展开研究获进展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郭奉坤与电子科技大学杜孟林团队合作,提出了一种新方法,解析纳入长程力引起的左手割线,自然推广了传统有效力程展开。研究以DD*系统为例,证明新方法用三个参数即可高精度描述低能散射...
1个月前
01150

研究发现双层镍基高温超导体中新的配对机理

自铜氧化物高温超导体发现以来,探索非常规超导机理是凝聚态物理领域的核心课题之一。继铜基、铁基高温超导体后,2023年中国科学家在Ruddlesden-Popper相的双层镍氧化物La3Ni2O7中观测...
1个月前
01600

宇宙学扰动理论研究获进展

在宇宙学中,原初扰动如何从量子涨落演化为今日宏观宇宙结构,是连接理论与观测的核心问题。特别是在暴胀理论框架中,曲率扰动ζ起源于暴胀场的量子涨落,它被拉出哈勃视界尺度后趋于常数,之后在热宇宙阶段重入视界...
1个月前
01780

研究提出基于统计物理的量子纠错码严格解码方法

量子计算因在密码学、量子化学模拟等领域的潜在优势而备受关注。目前,量子计算机在硬件层面易受到噪声干扰,导致计算中产生错误,难以实现高精度量子计算。量子纠错作为连接量子硬件与算法的桥梁,其核心目标是利用...
1个月前
01460

研究发现非晶固体中的两步力学行为转变

在物理学领域中,物质状态的变化是重要的研究课题。科学家对晶体熔化的理解已相对成熟:在三维空间中,晶体通过一级相变熔化为液体;在二维空间中,固体通常经历固态到中间态再到液态两步熔化过程。但是,非晶固体与...
4个月前
0920

科研人员提出寻找透镜引力波新方法

2015年,科学家通过引力波探测到双黑洞并合信号。2017年,双中子星并合产生的引力波及其多波段电磁信号被发现。2019年,科学家探测到质量超过100倍太阳质量的中等质量黑洞。随着LIGO/Virgo...
5个月前
01400

理论物理所等关于转角双层体系中多重莫尔平带的研究获进展

近年来,凝聚态物理领域中的莫尔超晶格体系备受关注,尤其以转角双层石墨烯为代表。理论预言,在较小的转角即魔角下,该体系的低能狄拉克型能带将演化出二重平带。这一预言得到了实验证实。同时,实验发现,当莫尔平...
5个月前
0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