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新闻网

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翟茂林团队和合作者报道高价金属含氧酸盐的辐射催化还原回收

近期,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翟茂林团队与上海交通大学石伟群、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袁立永等团队合作,以“Radiation-Powered Catalytic Alchemy: 3e⁻ Redu...
2周前
07010

北京大学化学学院雷晓光团队与合作者揭示植物中类BBE酶催化氧化反应路径选择性的分子机制

类BBE酶(Berberine bridge enzyme-like enzyme, BBE-like enzyme)属于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AD)连接的氧化酶超家族,广泛参与天然产物生物合成中的氧...
2周前
08210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宋艳课题组发现“双书签”机制调控脑发育中细胞命运记忆的差异传承

大脑是我们体内最复杂、精妙和神秘的器官。人类大脑包含上千亿颗神经元,分属超过3000种不同类型,但都源自胚胎发育早期数量有限的神经干细胞1。为了产生如此数量惊人且种类繁多的神经元,神经干细胞需不断进行...
3周前
08240

北京大学电子学院王兴军教授-舒浩文研究员团队在超宽带光电融合6G无线通信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北京大学电子学院王兴军教授、舒浩文研究员和香港城市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王骋教授联合团队在下一代无线通信(6G)和光电融合领域取得重大突破,首次实现基于光电融合集成芯片的自适应全频段高速无线通信。2025年...
2周前
08100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朱健/刘敏团队揭示氧化应激下脂滴积累的分子机制

地球生命的繁荣离不开氧的参与。一方面,氧是好氧生物在分解代谢中高效获取能量所必需的;另一方面,机体又必须严格控制其在代谢过程中因电子泄漏所产生的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3周前
01,0260

北京大学深研院新材料潘锋团队报道基于材料基因组学调控“准有序”结构实现高性能富锂锰基锂电池材料研究进展

随着新能源汽车和储能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商业化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如镍钴锰三元材料和钴酸锂)在过去十年间价格迅速攀升。相比之下,锰元素在自然界中储量丰富、成本低廉,具备显著的资源优势。此外,富锂锰基层...
3周前
08100

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前沿计算研究中心邓小铁团队在NSR发文,为大模型发展注入符号主义的新思路

近日,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前沿计算研究中心邓小铁教授团队在国际知名期刊《国家科学评论》(National Science Review)上发表了题为“How large language models ...
3周前
02,0480

北京大学马丁团队和合作者发展氢能分离储运新方案

氢能的发展在我国能源转型中具有重要作用。然而,一个巨大的瓶颈阻碍着它的广泛应用:我们手上有大量现成“粗氢”,却难以高效、低成本地提纯和储存。近日,《自然·能源》在线发表了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马丁...
4周前
02,1550

北京大学赵皓团队原位解析商用锂电池氢气演化机制

论文封面 近年来,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频繁发生安全事故,引发业界广泛关注。这些事故不仅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也引发了对锂电池安全性的深刻质疑。因此,亟需深入理解其热失控机制,特别是内部可燃气体的演...
4周前
02,2350

北京大学北大席鹏团队开发三角结构光照明显微镜,引领活细胞超分辨新时代

在自然界中,三角形是最基础与最稳定的二维结构,而六边形则代表了空间最优解。然而在光学领域,传统结构光超分辨显微镜却长期依赖三条纹叠加实现“六边形式”的复杂拼合——通过旋转一维条纹三角度照明采样实现。近...
4周前
02,2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