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新闻网

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马丁课题组与合作者阐述废塑料和其他含碳废弃物共转化策略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马丁教授与合作者在《Nature Reviews Clean Technology》发表文章,系统阐述了废塑料与其他含碳废弃物共转化策略。文章指出,传统塑料回收手段存在性能劣...
2周前
0100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裴坚-王婕妤团队首次报道内部硼氮杂蔻的合成及性质研究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裴坚-王婕妤团队首次合成了内部硼氮杂蔻,并研究了其物理化学性质。结果表明,B-N偶极增强了π堆积作用,使π-π相互作用能提升1.27kcal/mol,同时显著影响分子的光谱特...
2周前
0100

北京大学新材料学院潘锋/杨卢奕团队在调控锂电池高性能硅基负极电解液提升界面稳定性方面取得新进展

北京大学潘锋/杨卢奕团队在提升锂电池硅基负极界面稳定性方面取得重要成果。团队发现,SiOx在循环过程中易因体积变化导致SEI膜增厚并失去导电性。为改善这一问题,他们提出了在SEI中构建富LiF内层结构...
2周前
0150

北京大学北大第三医院付卫、孙露露团队在《细胞·代谢》发表最新研究成果,为结直肠癌靶向治疗提供全新视角

2025年7月2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付卫、张志鹏、孙露露团队在《细胞·代谢》发表研究,揭示C26神经酰胺通过激活EGFR信号促进结直肠癌进展,并发现肠道菌群合成的核黄素能有效抑制CERS3,从而降低C...
2周前
0250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郭强课题组与合作者揭示哺乳动物细胞基体和纤毛的精细组装过程

纤毛(Cilia)是真核细胞表面普遍存在的毛发状细胞器,分为静纤毛和动纤毛两大类。静纤毛作为信号感受器,动纤毛则通过摆动驱动细胞运动和周围液体流动,参与呼吸道清洁、脑脊液循环等生理过程,其功能障碍会引...
4周前
0250

北京大学电子学院彭超团队在手性激光领域取得重大进展

集体振荡是多个独立谐振体在相互作用下共同形成整体振荡的现象,其整体的谐振特性与单个谐振体存在着显著差异,体现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P. W. Anderson先生所述“多即不同”(more is dif...
4周前
0260

北京大学电子学院陈景标研究团队在小光钟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近期,北京大学电子学院陈景标教授团队于国际首次提出了基于原子选频技术的佛克脱光学频率标准,实现了小型化光频标的全自动化高性能运行。该研究突破原子滤光器在光通信领域的低光强应用限制,提出基于原子选频技术...
4周前
0180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马滟青课题组在强子结构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近期,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马滟青教授课题组与美国杰弗森国家实验室李正阳博士后合作,在夸克关联函数和劈裂函数的微扰计算方面取得了新进展。相关论文以《格点量子色动力学可算的夸克关联函数的三圈修正...
4周前
0100

北京大学北大与中科院联合团队最新研究揭示热液硫化物矿物倍频效应点亮深海光合生命

近日,北京大学与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联合团队在《国家科学评论》(National Science Review,NSR)发表了题为“Nonlinear Frequency Doubling Up...
1个月前
0250

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马啸助理教授合作论文在AEJ发表,揭示环境风险对企业经营的影响

日前,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助理教授马啸的合作论文《洪水预期:企业进入、就业及总体影响》(“Expecting Floods: Firm Entry, Employment, and Aggregate ...
1个月前
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