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新闻网

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北京大学北大人民医院纪立农教授团队原创减重药首次在国际医学顶刊发表

5月25日下午,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纪立农教授团队牵头开展的全球首款申报上市的胰高血糖素(GCG)/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双受体激动剂——玛仕度肽在中国超重或肥胖受试者中的III期临床...
2个月前
0470

北京大学计算机视觉跨界荧光显微:暗通道计算光学层切“吹散”生物荧光成像迷雾

现代显微成像技术的基石,建立于去除荧光在样品中的散射技术上,典型如共聚焦、多光子、光片成像、三维结构光、组织透明化等。然而,基于光学的层切技术常常会带来系统成本、时间分辨率与光毒性的提高,基于生物的层...
2个月前
0300

北京大学深研院新材料学院潘锋团队在《先进材料》发文,揭示通过晶格应变调控研发成功的高性能富锂锰基锂电池正极材料

锂电池是中国目前的“新三样”。提升锂电池的性能是当务之急。下一代锂电池正极材料是富锂锰基材料(LMR),因其超高比容量而备受关注,但其结构复杂、电化学性能衰减显著,严重制约了实际应用的推进。北京大学深...
2个月前
0630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研究团队与合作者用格点量子色动力学在国际上首次实现核子诱发π介子产生过程的第一性原理计算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冯旭和刘川教授领导的格点量子色动力学(格点QCD)研究团队,与美国康涅狄格大学靳路昶教授和德国波恩大学的Ulf-G. Meißner教授合作,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核子诱发的...
2个月前
0300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陶伟课题组与合作者揭示组蛋白乳酸化修饰调控衰老的分子机制

组蛋白乳酸化修饰(Histone Lactylation)作为一种重要的表观遗传调控机制,通过整合代谢与表观遗传信号网络,在基因表达调控及细胞命运决定中发挥关键作用。既往研究表明,该修饰广泛参与免疫调...
2个月前
0530

北京大学张泽民课题组在《自然》发表最新成果,揭示跨组织多细胞协同模式及其在肿瘤中的重塑

在人体复杂的组织器官中,不同类型的细胞并非孤立存在,而是通过有序协作,共同维持特定的结构与功能。尽管单细胞技术揭示了人体细胞类型的多样性,我们对这些细胞如何在组织层面稳定协作、共同执行高级功能仍缺乏系...
2个月前
0270

北京大学化学学院裴坚团队在《自然》发表成果,突破有机集成电路关键技术,实现高分子半导体亚微米级光控精准掺杂

2025年5月28日,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裴坚教授团队在《自然》(Nature)上发表突破性研究成果,首次开发出一类可光激活的掺杂剂前体分子(iPADs,inactive photoactiva...
2个月前
0290

北京大学《细胞》发表活体化学新突破:陈鹏/王初合作实现剪切反应与机器学习融合驱动的蛋白质活体激活

2025年5月27日,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陈鹏教授课题组和王初教授课题组的合作成果以“Machine-learning-assisted universal prot...
2个月前
0600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杨晓菲课题组与合作者在丰中子核电荷半径及结构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近日,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技术物理系、核物理与核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杨晓菲课题组与合作者利用共线激光谱技术精确测量了丰中子钪(Sc)同位素的电荷半径,观察到不同于邻近同位素链的新结构现象。相关研究成果以《丰...
2个月前
0310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陆剑课题组与合作者共同揭示uORFs通过精细调节CLOCK蛋白的翻译参与果蝇昼夜节律及睡眠行为的调控机制

2025年5月12日,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核糖核酸北京研究中心陆剑教授课题组与合作者在PLOS Biology杂志在线发表题为“Upstream open reading frames dynami...
2个月前
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