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新闻网

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北京大学深研院新材料学院潘锋团队运用图论结构化学和拓扑生成AI在逆向设计催化活性材料取得进展

设计具有目标吸附性能的催化活性位点的催化材料是异质催化研究中的核心科学问题,关系到能源转化效率、反应选择性与材料可控合成等关键技术的突破。尽管近年来以高通量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和AI机器学习为基...
5个月前
09600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李毓龙实验室开发远红光多巴胺探针,观测脑内神经递质“多色共舞”

作为自然界最复杂的结构之一,人脑是一个由近千亿个神经元和数万亿个神经突触交织构成的高度精密的“生物宇宙”。在这片神经星海中,数以百计的神经递质如同永不停歇的化学信使,调控着我们的思维、记忆、情绪与行为...
5个月前
01,1520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瞿礼嘉/钟声团队应邀撰写被子植物雌-雄相互作用保证双受精成功综述

2025年5月22日,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基因功能研究与操控全国重点实验室、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新基石研究员瞿礼嘉教授及其研究组的钟声研究员在《植物生物学年鉴》(Annual Review ...
5个月前
08140

北京大学电子学院程翔团队构建首个实测注入的通信与多模态感知智能融合数据集SynthSoM,从根本上提升AI原生多模态通感系统性能上限

未来,移动通信网络支撑下的网联具身智能体将深度融入经济社会,推动各行业与日常生活的革命性变革。针对当前网联具身智能体上通信与多模态感知相互分立、各自为政,进而制约其智能能力的科学问题,北京大学电子学院...
5个月前
07410

北京大学北大人民医院纪立农教授团队原创减重药首次在国际医学顶刊发表

5月25日下午,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纪立农教授团队牵头开展的全球首款申报上市的胰高血糖素(GCG)/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双受体激动剂——玛仕度肽在中国超重或肥胖受试者中的III期临床...
5个月前
07190

北京大学计算机视觉跨界荧光显微:暗通道计算光学层切“吹散”生物荧光成像迷雾

现代显微成像技术的基石,建立于去除荧光在样品中的散射技术上,典型如共聚焦、多光子、光片成像、三维结构光、组织透明化等。然而,基于光学的层切技术常常会带来系统成本、时间分辨率与光毒性的提高,基于生物的层...
5个月前
09300

北京大学深研院新材料学院潘锋团队在《先进材料》发文,揭示通过晶格应变调控研发成功的高性能富锂锰基锂电池正极材料

锂电池是中国目前的“新三样”。提升锂电池的性能是当务之急。下一代锂电池正极材料是富锂锰基材料(LMR),因其超高比容量而备受关注,但其结构复杂、电化学性能衰减显著,严重制约了实际应用的推进。北京大学深...
5个月前
01,1500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研究团队与合作者用格点量子色动力学在国际上首次实现核子诱发π介子产生过程的第一性原理计算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冯旭和刘川教授领导的格点量子色动力学(格点QCD)研究团队,与美国康涅狄格大学靳路昶教授和德国波恩大学的Ulf-G. Meißner教授合作,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核子诱发的...
5个月前
07560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陶伟课题组与合作者揭示组蛋白乳酸化修饰调控衰老的分子机制

组蛋白乳酸化修饰(Histone Lactylation)作为一种重要的表观遗传调控机制,通过整合代谢与表观遗传信号网络,在基因表达调控及细胞命运决定中发挥关键作用。既往研究表明,该修饰广泛参与免疫调...
5个月前
01,1040

北京大学张泽民课题组在《自然》发表最新成果,揭示跨组织多细胞协同模式及其在肿瘤中的重塑

在人体复杂的组织器官中,不同类型的细胞并非孤立存在,而是通过有序协作,共同维持特定的结构与功能。尽管单细胞技术揭示了人体细胞类型的多样性,我们对这些细胞如何在组织层面稳定协作、共同执行高级功能仍缺乏系...
5个月前
07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