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詹思延教授团队发文揭示癫痫潜在的治疗选择
2025年3月25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临床流行病学研究中心詹思延教授团队在Diabetes Care(IF:14.8)上发表了题为“Association Between Use of Sodium...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新材料学院潘锋/杨卢奕团队运用超快高温烧结技术发展锂电池正极材料水系粘结剂取得进展
伴随着消费电子行业的飞速发展,人类对层状钴酸锂正极材料(LiCoO2,LCO)的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在4.5V(vs Li+/Li)以上的电压下,LCO会发生严重的结构退化,造成...
北京大学集成电路学院/集成电路高精尖创新中心王路达团队在纳流体忆阻器及仿生神经形态应用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在并行性、连续性、低功耗智能计算架构的需求背景下,基于模拟生物突触的仿生神经形态器件有望实现类脑信息处理范式,逐渐成为众多研究者关注的热点领域。纳流体忆阻器利用水相环境的离子作为载流子,具有表面性质可...
北京大学电子学院彭超、尹雪帆团队在拓扑光子学领域取得重大进展
贝里曲率(Berry curvature)是量子力学中描述几何相位演化的关键物理量。非平凡贝里曲率可引发量子霍尔效应、反常霍尔效应等拓扑现象,在电子、光子等体系的拓扑研究中起着关键作用。然而,贝利曲率...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苏晓东课题组揭示短序列锚定元件AE在DNA与蛋白质结合中的重要作用
转录因子(TFs)作为基因表达的“指挥家”,通过与双链DNA(dsDNA)上的特定序列-转录因子结合位点(TFBS)结合,来调控基因的转录。传统TF与dsDNA的结合序列的确定实验是由DNA酶切的“足...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魏文胜团队实现人类肿瘤免疫调控网络的单碱基精度解析
抗PD-1/PD-L1免疫检查点阻断(ICB)疗法虽然革新了癌症的临床治疗模式,但肿瘤患者体内PD-L1或HLA-I的异常表达仍然显著影响其疗效1。近年来,多项研究利用CRISPR/Cas9筛选技术系...
北京大学化学学院朱戎课题组报道类累三烯催化可控聚合新进展
发展活性/可控聚合方法以实现对分子量和序列的精准控制是高分子合成的核心目标之一,然而,炔烃主链高分子的精准合成尤为困难。现有方法主要局限于张力环炔的开环聚合,单体合成复杂,聚合催化剂极为敏感,应用非常...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段丽萍教授团队在iMeta发文揭示肠道发育的孕前期风险因素
2025年3月18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消化科段丽萍教授团队在iMeta(IF:23.8)上发表了题为“Preconception maternal gut dysbiosis affects ente...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要茂盛课题组揭示内毒素被大气臭氧氧化后的致贫血能力提升近两倍
内毒素(LPS)来源于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外膜,广泛存在于大气中。灰霾污染过程为微生物繁殖提供有利条件,导致大气LPS浓度较清洁日升高2—8倍。LPS具有很强的免疫原性,在进入人类或其他哺乳动物体内后可...
北京大学LHCb实验首次观测到重子CP破坏,探索宇宙正反物质不对称之谜获重大突破
当地时间2025年3月24日晚,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在第59届国际电弱相互作用和统一理论会议上宣布,大型强子对撞机底夸克实验(LHCb)合作组首次在重子衰变中观测到电荷共轭-宇称联合变换对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