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工所在竹子变形助力塑料替代方面取得新突破
图:竹纤维素基结构材料的制备策略 木工所于文吉研究员团队通过创新性地多尺度界面工程技术来实现竹材的解构和再重组,将竹材变身为高强度、可变形和生物降解的竹纤维素基结构材料,其综合性能超越传统石油基塑料...
高原所在木本观赏植物开花调控机制研究中取得突破
图1:馥郁滇丁香植株形态 图2: 生物钟基因LgPRR7和LgFKF1的功能分析。(A)异源过表达LgPRR7和LgFKF1 图3:LgPRR7和LgFKF1蛋白间的互作以及生物钟模块LgPRR7-L...
高原所揭示梵净山沿海拔梯度天然林生物多样性维持机制
图1土壤细菌和真菌α多样性随海拔梯度的变化趋势 图2生物与非生物因子对土壤细菌和真菌α多样性的重要值 图3生物与非生物因子对土壤细菌和真菌α、β多样性的综合影响 山地是地球表面的重要组成部分,创造了物...
中国广西首次发现暹罗炭疽菌引起蒜头果炭疽病
图1:暹罗炭疽菌感染、传播和致死蒜头果苗的过程 图2: 暹罗炭疽菌的分离、回接和形态观察 图3: 基于ITS, ACT, CAL, CHS-1, GAPDH, TUB2序列构建的暹罗炭疽菌系统发育树 ...
亚林所科研团队在解析干旱对新碳分配策略的影响方面取得新进展
图1:对照和干旱处理下标记毛竹在植物-土壤中13C分配动态_proc 图2:对照和干旱处理下毛竹分株间资源共享策略 5月5日,亚林所天然林生态研究团队在国际权威期刊Journal of Ecology...
滇牡丹花色素转运机制取得重要进展:PdGSTs承担重要角色
图:PdGSTF1、PdGSTU3和PdGSTU5参与牡丹花瓣色素运输的假设模型 4月29日,林业所花卉育种与栽培团队以“PdGSTF1, PdGSTU3, and PdGSTU5 are essen...
森环森保所揭示病原真菌假斜口壳属和梨梗孢属的物种多样性
图1 基于多基因序列的假斜口壳属和梨梗孢属的分子系统发育树 图2 栎生梨梗孢的菌落(A)、分生孢子器(B)、分生孢子梗及产孢细胞(C-E)和分生孢子(F, G)形态特征 假斜口壳属Pseudoplag...
智慧林草创新团队研建基于人工智能的人工林择伐-补植协同优化决策新方法
图1:林分择伐-补植协同规划决策方案 图2:增强型君主遗传算法(MEGA-Harvesting Model)的择伐模型 图3:Delaunay-边界力算法(DF-Boundary-Replanting...
杉木应对气候变化的新适应机制:本地种源未必最优
图:杉木种源试验与响应函数示意图 随着全球气温持续升高,森林树种的适应能力成为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长期以来,林业育种和种植管理遵循“本地种源优先”原则。然而,种群在演化过程中往往存在适应滞后现象...
资源所完成的《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森林可持续经营总体设计》通过专家评审
5月8日,由资源所森林经营优化决策团队编制完成的《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森林可持续经营总体设计》(以下简称《总体设计》)通过专家评审。本次评审会由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组织,中国林科院、国家林草局重点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