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纳米颗粒的作物控病抑毒新策略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农药应用风险控制创新团队利用氧化镁纳米颗粒实现了对小麦赤霉病发生和呕吐毒素累积的有效控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环境科学技术(Environmental Science...
纳米农用化学品需关注其尺度效应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农药分子靶标与绿色农药创制创新团队系统阐述了纳米农用化学品(主要包括纳米农药和纳米肥料)的尺度效应,为纳米农用化学品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参考。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
长期观测发现入侵植物与土壤微生物演替规律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农业入侵生物预防与监控创新团队在廊坊科研中试基地入侵植物同质园小区开展多年观测,揭示了外来植物入侵下的土壤微生物群落时间演替规律。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微生物组(Mic...
扩展蛋白可提高玉米抗性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粮食作物害虫监测与控制创新团队揭示了玉米扩展蛋白EXP-A20基因在调控植醇介导的玉米植株间信息交流及提高玉米抗螟性的功能。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植物杂志(Plant ...
新型引导编辑系统高效实现水稻内源基因的精准标记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抗病虫作物生态安全评价与利用创新团队利用CRISPR/Cas核酸酶衍生的引导编辑系统实现了水稻内源基因高效精准标记。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植物细胞(The Plant ...
粉蚧跨境传入风险路径明确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农业入侵生物预防与监控创新团队利用外来物种入侵的连续阶段,构建了集成传入压力、定殖风险和扩散动态的多节点风险评估和管理优先级量化框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全球变化生物...
水稻抗病性受病毒和微生物影响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作物病毒病害监测与防控创新团队研究发现,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参与调控寄主根际细菌群落的动态变化,进而影响水稻抗病性。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微生物组(Microbiome...
马铃薯害虫需综合防治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经济作物虫害监测与防控创新团队受邀系统阐述了马铃薯害虫综合防治策略制定和实施的复杂性,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昆虫学年评(Annual Review of Entom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