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李勇、祝捷团队与香港城市大学蔡定平团队在连续谱束缚态局域声能增强与传感方向取得进展,成果发表于《先进科学》
近日,同济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李勇教授团队、祝捷教授团队与香港城市大学电气工程系蔡定平教授团队合作,在连续谱束缚态局域声能增强与传感技术方向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Self-Powered Fr...
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王占山和程鑫彬团队综述光学分选领域进展,成果发表于《光:科学与应用》
近日,同济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王占山教授、程鑫彬教授团队的施宇智教授和张卉教授联合新加坡国立大学仇成伟教授,共同深入探讨并梳理了近些年来各种光学分选尤其是光镊分选技术的发展脉络、基本原理以及重要研究...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马杰团队在工业废水电容去离子除氯方面取得进展,成果发表于《纳米能源》
近日,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马杰教授团队在工业废水电容去离子除氯方面取得进展,相关成果以“Monolithic Low-tortuous Copper(I) Phosphide Nanorod Array...
同济大学-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严济慈物理学英才班”签约暨揭牌仪式举行
2月20日,同济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签署《同济大学与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关于联合创办“严济慈物理学英才班”合作协议》,双方合作共建的“严济慈物理学英才班”揭牌。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副所长胡江平...
同济大学史玉玲团队揭示AhR-Ovol1-Id1调控轴在特应性皮炎中的核心作用,成果发表于《细胞与分子免疫学》
近日,同济大学医学院银屑病研究所/同济大学附属皮肤病医院史玉玲教授团队与加州大学尔湾分校戴醒教授团队合作,在《细胞与分子免疫学》(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
同济大学项耀祖/孙瑶团队揭示牙周炎通过重塑中性粒细胞表型加剧心梗后纤维化的病理机制,成果发表于《欧洲心脏杂志》
近日,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项耀祖教授团队与同济大学口腔医学院孙瑶教授团队合作,在《欧洲心脏杂志》(European Heart Journal)上发表了题为“Periodontitis-rela...
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高义萌团队揭示胚胎造血期急性炎症如何影响巨核细胞生成,成果发表于《发育》
血小板在维持机体凝血功能和血管健康方面至关重要,而它们的“前身”——巨核细胞(MKs)——则来源于造血祖细胞(HPCs)的分化。正常情况下,MKs的产生遵循逐步分化的经典造血模式,但在急性炎症等特殊情...
同济大学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郑生财/赵晓明团队利用轴手性β-芳基卟啉铱(III)络合物高效催化烯烃环丙烷化反应,成果发表于《化学催化》
环丙烷结构在药物、天然产物和材料科学中的广泛存在,开发高效、多功能的不对称催化方法合成手性环丙烷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过渡金属催化烯烃与重氮化合物的不对称环丙烷化反应是一种直接且有效的方法。尽管手性金...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周彩存团队最新研发的“肺部穿刺手术导航机器人”投入临床应用
在肺部疾病的诊疗中,穿刺活检取病理是很重要的诊疗手段。然而,呼吸中产生的运动位移十分干扰传统肺穿刺的精度,“失之毫米,差之千里”,这一操作对医生的技术和经验要求极高。 如何减少穿刺调针次数、最大限度避...
同济大学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刘明贤/甘礼华团队通过NH4+诱导阴极界面电荷重构实现高效储能,成果发表于《纳微快报》
Zn2+作为锌离子混合电容器中典型的高活性金属电荷载体,因其较大的水合离子半径和高脱溶剂能垒,导致阴极/电解液界面动力学迟缓和电荷存储容量不足。非金属NH4+电荷载体由于尺寸小、质量轻和氢键效应,能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