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流重离子加速器装置常温前端成功出束
10月26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强流重离子加速器装置(HIAF)项目建设取得进展。HIAF常温前端成功调试出束,能量和流强达到设计指标,标志着HIAF项目从加速器装置装配阶段逐步迈入系统级联调阶段...
近代物理所等合成新核素钚-227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与合作者发现了钚元素的一个新的同位素钚-227。10月3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物理评论C》(Physical Review C)上。 当原子核的核子数等于某些特殊的数目时(2...
近代物理所在医用同位素镭-223和锕-225分离制备方面获进展
近期,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核化学室研究员秦芝团队利用兰州重离子加速器研究装置以及自主研发的自动化分离样机系统,在医用同位素镭-223和锕-225的同步分离制备方面取得进展。 镭-223(半衰期为1...
科学家提出超铁元素核合成机制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核物理中心研究员金仕纶与合作者,提出了新的超铁元素核合成机制。8月20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天体物理学杂志》(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上。 宇宙中...
科学家观测到迄今最重反物质超核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等机构的科研人员参与RHIC-STAR国际合作实验研究,首次在相对论重离子金金碰撞中观测到一种新的反物质超核——反超氢-4。这是迄今实验上发现的最重的反物质超核。8月21日,相...
近代物理所在致密核物质性质理论研究方面获进展
近期,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核物理中心研究员雍高产在核物质相结构与中子星“超子谜团”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物理快报B》(Physics Letters B)上。 核物质相结构的探测研...
近代物理所等在利用离子径迹技术开展离子管理膜研究方面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科研人员与先进能源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相关团队合作,利用离子径迹技术研制出一种面向无枝晶锂金属阳极的离子管理膜,相关成果发表在《先进能源材料》(Advanced Ene...
碎裂函数实验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等在部分子碎裂函数和标准模型的量子色动力学(QCD)因子化定理的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上。 QCD是描述部分子(夸克和胶子)间强相互作用的理...
近代物理所在重离子束诱变选育高效固碳微藻工程株研究中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在重离子束诱变选育高效固碳微藻工程株研究中取得进展。该研究发现重离子束辐射诱变对四尾栅藻突变株能量转换和碳代谢途径具有影响,并可以获得兼具高效固碳能力和抗逆性的四尾栅藻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