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植物研究所

帅气的我简直无法用语言描述!

天然多糖愈合感染性糖尿病创面研究取得进展

糖尿病足溃疡(DFUs)的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严重影响了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DFUs发病机制复杂,慢性创面感染、氧化应激失控、持续慢性炎症反应等因素均影响其愈合过程。目前,临床上治疗方法有限,超半患者...
3个月前
01650

热带山地微生物多样性研究取得进展

1967年,Daniel Janzen提出了简森山口假说。简森山口假说认为,由于热带地区温度波动较小,热带山脉隘口比温带同类地形形成更强的气候屏障,从而筛选出具有狭窄温度耐受范围的生物。这导致热带物种...
3个月前
04340

苍蝇传播种子新机制获揭示

种子传播是植物繁殖和生态系统功能维持的重要环节。目前,动物介导的种子传播研究多聚焦于脊椎动物,而无脊椎动物传播除蚁播外研究甚少,其他类群的传播作用缺乏关注。双翅目昆虫(蝇类)种类繁多、分布广泛,却从未...
3个月前
03970

研究提出构建真菌分类系统的新指标

建立自然合理的分类系统是生物系统学的核心目标之一。在现代真菌系统学研究中,构建分类系统主要遵循或依据三个原则指标:单系性、形态特征和分化时间。海量基因组数据的积累,为解析真菌“生命之树”提供了全新视角...
5个月前
05260

喀斯特植物进化适应机制研究获进展

水在植物花朵发育和传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如促进花朵生长膨大,以及在干旱环境中通过蒸腾作用调节温度等。苦苣苔科的大苞半蒴苣苔是喀斯特石灰岩上特有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在开花早期,该植物两个苞片合生在一起...
5个月前
01770

研究实现五味子降三萜(+)-Rubriflordilactone A的催化不对称全合成

五味子降三萜(+)-Rubriflordilactone A是由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孙汉董院士团队2006年从红花五味子(Schisandra rubriflora)中分离得到的含有独特多取代苯环...
6个月前
02230

研究提出准确识别基因组间直系同源共线性的新方法

共线性是指同源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保守排列现象,其基因顺序源于共同祖先。依据演化起源差异,共线性可划分为直系同源共线性和旁系同源共线性。直系同源共线性由物种分化事件产生,旁系同源共线性则由基因组复制事件...
6个月前
01,3240

研究发现薯草轮作助力马铃薯连作障碍土壤改良

马铃薯是广泛种植和消费的粮食作物之一。然而,集约化的马铃薯种植造成土壤退化、水资源枯竭以及微生物污染风险增加等环境问题。特别是在半干旱地区,由于水资源短缺,脆弱的生态系统加剧了农业活动的环境足迹,上述...
6个月前
02,8930

调控溶酶体稳态研究获进展

溶酶体是细胞内的单层膜囊泡状细胞器。有研究发现,溶酶体是关键的细胞活动和信号转导的枢纽。溶酶体的稳态失衡介导退行性疾病、溶酶体贮积症、恶性肿瘤等疾病的发生发展,是开发新治疗策略的切入点。自噬是细胞的保...
6个月前
02,4920

研究解析半荷包紫堇伪装色彩进化的遗传和生态适应机制

伪装是动物惯用的防御手段,在进化生物学领域中备受关注。动物通过改变体色和图案,避免自身被发现或识别,以袭击猎物或躲避天敌。在我国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超过40种高山植物也具有典型的伪装色彩。此前,中国科...
6个月前
02,5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