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大首次报道可充电锂金属-氢气电池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陈维教授课题组在国际期刊《德国应用化学》(Angew. Chem. Int. Ed)发表了题为“Rechargeable lithium-hydrogen ga...
中国科大利用硅基氮化镓实现人工光合作用高效稳定制氢
近日,我校微电子学院孙海定教授iGaN实验室联合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熊宇杰教授团队、武汉大学刘胜院士团队,在光电化学制氢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研究团队通过创新设计一种晶圆级可制造的新型硅基氮化镓...
中国科大提出解决MR-TADF分子聚集和激子淬灭问题新策略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崔林松教授团队提出了一种基于激发态与空间位阻协同调控策略,成功解决了MR-TADF分子聚集和激子淬灭问题,并设计合成出一系列新型蓝光和绿光MR-TADF分子。相关研究成果以《Ex...
中国科大揭示液晶斯格明子拓扑结构转换驱动胶体自组装新机制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彭晨晖教授、蒋景华研究员和香港科大张锐教授团队合作,利用向列相液晶为研究体系实现了斯格明子在拓扑保护下进行结构转换。合作团队揭示了斯格明子在光场驱动下处于非平衡状态时,半斯...
中国科大二氧化碳电还原级联制环氧乙烷取得新进展
二氧化碳电还原作为一种高效的缓解温室效应策略受到广泛关注。在酸性环境下还原二氧化碳制乙烯具有高二氧化碳转化率的优势。当前,铜基材料在二氧化碳还原制备多碳产物上展现优异的选择性。然而,酸性环境下析氢副反...
中国科大观测到最强的逻辑形式量子关联
中国科大郭光灿院士团队李传锋教授、许金时教授研究组与合作者发展了适合研究单体高维量子系统的可扩展光学体系,成功观测到最强的逻辑形式量子关联。李传锋、许金时等和数学科学学院马杰教授等人,联合安徽大学许振...
中国科大开发废旧锂电池回收-能量输出耦合技术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陈维教授课题组在国际知名期刊《Nature Sustainability》上发表了题为“Electrochemical lithium recycling fr...
中国科大成功研发19自由度仿生灵巧手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程科学学院/人形机器人研究院张世武教授、王柳特任教授、金虎副教授与孙帅帅特任教授成功研发了一种具备19自由度的轻质仿生灵巧手,能够复现人手级别的功能,有望服务全球上千万上肢截肢...
中国科大在石墨烯量子点器件中实现对单电子自旋填充顺序的电学调控
中国科大郭光灿院士团队郭国平、宋骧骧等与本源量子计算有限公司合作,利用双层石墨烯中迷你能谷(minivalley)自由度与自旋自由度之间的相互作用,实现了对石墨烯量子点中单电子自旋填充顺序的电学调控...
中国科大完成光滑复曲面上凯勒-里奇收缩孤立子分类最后一步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王兵教授和李宇助理教授在凯勒-里奇流领域取得了重要研究进展。他们完成了一般光滑复曲面上凯勒-里奇收缩型孤立子完整分类的最后一步,成果以“On Kähler Ricci shr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