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大实现片上自锁定宽带拉曼电光微梳
近日,我校郭光灿团队在高性能片上光频梳的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该团队的董春华课题组联合南开大学薄方课题组,首次在铌酸锂微腔中联合调控电光效应、克尔非线性和拉曼散射,实现了一种新型自锁定拉曼-电光微梳(R...
超级陶粲装置加速器概念设计报告国际评审会召开
6月8日,超级陶粲装置(STCF)加速器概念设计报告国际评审会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成功召开。本次评审会专家组由国内外11位著名专家组成,他们分别来自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美国斯坦福大学、日本高能加速器研究机...
超级陶粲装置国际顾问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顺利召开
6月9日至10日,超级陶粲装置(STCF)国际顾问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召开。加速器、探测器和粒子物理等领域的22位国际知名学者齐聚一堂,为STCF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STCF首席科学家赵...
中国科大实现光电催化己二酸的高效高选择性合成
近日,中国科大苏州高等研究院刘东课题组与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熊宇杰教授团队合作,在光电催化增值化学品合成领域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Selective photoelectrochemical sy...
中国科大研究团队发现LaAlO3/KTaO3界面p波超导性的重要证据
近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曾长淦教授团队与西湖大学李牮教授团队合作,在LaAlO3/KTaO3界面超导性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研究团队通过构建Ti/LaAlO3/KTaO3平面结,系统研究了其隧穿谱特性,提...
工程科学学院交叉团队揭示无定形碳反常热导率的微观力学机制
工程科学学院近代力学系吴恒安教授团队朱银波副教授联合热科学和能源工程系马浩特任教授,基于大规模分子动力学模拟和声子热输运分析,系统揭示了无定形金刚石/石墨混合杂化碳(a-DG)相变规律及反常热导率特性...
肖正国教授团队采用“弱空间限域”策略实现超稳定钙钛矿LED
近日,肖正国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在提高钙钛矿发光二极管(LED)寿命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他们提出了一种被称作“弱空间限域”的新方法,制备出了晶体颗粒更大、更耐高温的全无机钙钛矿薄膜,成功将LED亮度提高...
中国科大利用超灵敏量子测量技术寻找新型自旋相互作用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自旋共振实验室彭新华教授、江敏教授等在自旋量子精密测量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将量子精密测量与核磁共振、最优滤波技术等相结合,针对多种超越标准模型的自旋相互作用开展了系统性搜寻实验,在观测窗...
中国科大揭示靶向乳酸化修饰以增强NK细胞突破肿瘤微环境能力的关键机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免疫应答与免疫治疗全国重点实验室王毅课题组、魏海明课题组,联合复旦大学人类表型组研究院丁琛课题组,于6月10日在《Nature Immunology》期刊上在线发表了...
中国科大基于单自旋体系开展非厄米物理研究取得重要实验进展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自旋磁共振实验室杜江峰、荣星等人基于单自旋体系开展非厄米物理实验研究,首次观测到非厄米非阿贝尔拓扑转变和一种新型奇异点——狄拉克奇异点,这两项进展分别以“Non-Hermitian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