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尽热血献航天 甘为人梯育桃李
陆元九 资料图片 “殚精强国,一缕英魂存海宇;竭虑宇航,满腔热血贯云天”“倾尽热血献航天,甘为人梯育桃李”……2023年6月12日上午9时,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七一勋章...
透过“天眼”望向宇宙更深处
李菂(左四)与团队成员在FAST总控室。受访者供图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首席科学家李菂及其团队成员的办公室集中在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一栋办公楼的五层,一出...
八旬“火山院士”刘嘉麒:一直在路上
刘嘉麒院士在办公室。 82岁的“火山院士”刘嘉麒,近期在北京市委宣传部、市科协等部门组织开展的遴选活动中当选为2023年北京“最美科技工作者”。 这是一位非常前卫的爷爷。几十年前就经常脚踩登山鞋,戴着...
王大成:为环境“看病”的遥感人
王大成 受访者供图 如儿时所愿,王大成当上了“医生”。不同的是,他是给环境“治病”,遥感技术则是他的“诊断仪”和“听诊器”。 而今,王大成已是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国家遥感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智...
张懿:踔厉奋发 “懿”心报国
张懿 张懿(右四)与科研团队在实验室。 2006年,张懿(右三)在山西铝厂指导工作。 2007年,张懿(左一)与陈家镛院士(中)、李佐虎研究员在示范工程现场。 2003年,张懿在重庆示范工程现场。 张...
国防水声事业奠基人汪德昭的选择与坚持
汪德昭 汪德昭(右二)在讲课。 1979年,汪德昭宣读国务院嘉奖令。 汪德昭(右)与中国科学院声学所马大猷(中)、应崇福两位院士做学术探讨。中国科学院声学所供图 “老柳啊,拿工作服来,我要做实验。”躺...
田一超:数学王国的“攀登者”
田一超 受访者供图 一个普通人能否登上数学的塔尖? 数学家田一超说,他可能算不上“天才”,但他的经历或许能给很多人带来希望:没有奥数金牌也可以从事数学研究。 和他大约同一时期进入大学的有张伟、袁新意...
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团队:打造探索未知世界的科研“利器”
魏志义(左)和团队成员在做高次谐波实验。资料图片 王瀑在进行高温超导磁体检测系统安装检查。记者 杨桐彤摄/光明图片 周睿(右)在为用户准备做实验的高压样品。记者 杨桐彤摄/光明图片 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
孙峙:七年磨一剑,让退役锂电池“上岗再就业”
孙峙 受访者供图 7年前,打算回国的孙峙没想太多,导师一句“过程工程所和你的方向契合,正好回这儿来”,就把他从8000公里外“拉”了回来,甚至连具体的工作内容、岗位都没谈。 7年后,孙峙是中国科学院过...
邹承鲁:“直言的科学家”
.TRS_Editor P{margin-top:0px;margin-bottom:12px;line-height:1.8;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0.5pt;}.T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