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

博学笃志,格物明德

气象“老兵”曾庆存:为国为民为科学

曾庆存 受访者供图 气象学是一门关乎百姓日常生活和社会稳定的重要科学。它不仅能为人们提供更准确的天气预报,还在灾害管理、资源规划和环境保护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作为一名气象学领域的“老兵”,中国科学院院...
2个月前
0450

透过“海洋之眼”看向“海底幽蓝”

张鑫 受访者供图 海洋的平均深度是3700多米,深于1000米的深海面积超过90%。深海热液系统发现之前,人们普遍认为海底深处没有生命。 “最近十几年,我们做的工作就是‘把实验室搬到海底’。我们做了一...
2个月前
0450

应崇福:做燃到最后依旧笔挺的烛芯

应崇福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供图 “我敢碰从来没碰过的东西,我大概有这个天分。”回顾初探超声学研究领域的历程,中国超声学研究奠基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应崇福这样写道。 他有一个关于科研的“搭窝棚”论,认为...
2个月前
0440

张瑞永:潜心研究,让微生物告诉我答案

张瑞永在实验室进行菌种纯培养实验。受访者供图 能否利用充足的海水缓解淡水资源短缺的难题?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张瑞永的显微镜下,那些看似渺小却潜力巨大的菌株藏着一切有关微生物与海水问题的答案。 ...
2个月前
0240

挨过饿的他,只想让中国人家中装满粮

李振声 受访者供图 李振声字画 李振声(左一)和学生在麦田里 1948年的一天,济南街头,一个高挑瘦削的少年四处张望、步履缓慢地走着。他希望在这座城市找到一份工作,高中二年级的他刚刚辍学,贫寒的家境已...
2个月前
0200

女儿追忆父亲梁思礼院士:他总是笑对人生

梁思礼 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供图 在女儿梁旋眼中,父亲梁思礼生前将大部分心血都献给了国家的航天事业。 他出身名门,年少就立志救国于危难;赴美留学,求知若渴,漂泊中不忘危难中的百姓;回国效力,投身航天领...
2个月前
0190

黄万波:与古人类“有个约会”

9月14日,黄万波(左一)与考古发掘队队员在仔细观察刚出土的化石。(除注明外,本文图片均由新华每日电讯记者唐奕 摄) 黄万波在家中编辑打磨PPT。(新华每日电讯记者周文韬 摄) 黄万波与考古发掘队队员...
2个月前
0180

顾知微:一生探索祖国的地质资源

顾知微(1918—2011),地层古生物学家, 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地质地理气象学系,随后进入云南省地质调查所工作,1944年进入重庆前经济部中央地质调查所工作。1950年至1955年,被地质...
2个月前
0360

他为量子科研“化缘”18年,“板凳”焐热后把机会留给年轻人

郭光灿在实验室。受访者供图 1983年6月,在罗切斯特大学参加国际量子光学会议的中国人合影(左一为郭光灿、左二为邓质方、右三为彭堃墀、右四为吴令安)。吴令安供图 郭光灿(左一)听取课题组学生报告。受访...
2个月前
0210

扎根青藏高原的藏药赤子

魏立新(右一)在实验室跟学生交流。本报记者 张鹏 摄 魏立新朝办公楼走去。利落的寸头,军绿色的冲锋衣,笔直的身躯走起路来呼呼带风。 32年前,这个从中国农业大学毕业的山西小伙儿也是这样走进中国科学院西...
2个月前
0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