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学

精勤求学,敦笃励志,果毅力行,忠恕任事

西安交大丁书江教授团队在低温电池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锂金属电池因其超过500 Wh kg⁻¹的高能量密度而备受关注。然而,锂金属电池在低温环境下的性能表现无法满足极端低温环境下的应用需求,一直是限制其广泛应用的瓶颈。为了提升锂金属电池的低温性能,近年来...
5个月前
0550

《自然》发文!西安交大研究提出解决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资金短缺新路径

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健康与稳定的基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经济繁荣与安全的保障。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议题之一。当前,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资金短缺问题日益突出,2024年10月,在哥伦比...
5个月前
0470

西安交大科研团队 在缺陷工程改变光电子转移路径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光催化是一种理想的可持续能源转换解决方案。然而,快速的电子-空穴复合限制了光催化反应的效率。调节光电子转移路径以阻止光激发电子-空穴对的重组在增强光催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针对以上问题,西安交通大...
6个月前
0540

化工学院科研团队在Chemical Reviews发表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多尺度建模综述文章

SOFC即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作为一种高效、清洁的能源转换技术,具有高效率、低排放、燃料选择广泛等优势,是分布式发电和热电联供系统的理想选择。图1展示了SOFC的基本工作原理。然而,SOFC的性能和耐...
6个月前
0510

【陕西日报】西安交大科研成果为肿瘤精准治疗提供依据

西安交通大学叶凯教授团队在肿瘤内部空间异质性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其成果为肿瘤研究开辟了全新路径,为肿瘤精准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相关研究成果以《STMiner:以基因为中心的空间转录组学解析肿瘤组织...
6个月前
0460

西安交大科研团队在钠离子电池领域取得系列进展

钠离子电池作为一种新兴的储能技术,因其丰富的钠资源储备和低廉的成本在低速电动车和大规模储能领域显示出巨大的应用潜力。此外,钠离子较小的斯托克斯半径使其在低温和快充领域表现突出。近期,西安交通大学化学工...
6个月前
0470

西安交大科研团队在《细胞·基因组学》发表肿瘤空间异质性研究方法学新突破: 用“全景地图”破解肿瘤“混乱社区”

肿瘤组织具有高度异质性,细胞类型多样、基因表达杂乱无章,区域界限模糊,传统的空间转录组技术难以全面揭示肿瘤的特性。传统方法通常将采样点视为独立的“房子”,统计每个点的细胞类型和基因表达信息,容易产生误...
6个月前
0540

西安交大栗建兴教授团队在相对论电子激发原子核巨共振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西安交通大学物理学院栗建兴教授团队与兰州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牛一斐教授团队合作,针对核物理中长期存在的电子激发核巨共振中的角动量转移机理难题,发展了一种角动量分辨的非弹性散射理论,提出了基于电子...
6个月前
0720

西安交大科研人员在高安全性锂金属固体电池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随着电动汽车和储能系统的迅猛发展,现有的锂离子电池已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能量密度和安全性要求。锂金属阳极具有3860 mAh g-1的理论比容量,搭配高电压正极时,能够实现超过500 Wh kg−1 的...
6个月前
0550

前沿院马天宇教授团队在超弹材料领域取得新进展

超弹性材料是指能在应力作用下产生超大可恢复应变的特种功能材料,在登月工程和深海探测等高技术领域应用广泛。相关装备的轻量化、小型化和精密设计对超弹性材料的性能提出了高要求,不仅需要具有高的超弹应力σC和...
6个月前
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