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团队在2025 IEEE机器人与自动化国际会议机器人虚实迁移挑战赛中夺冠
由2025 IEEE机器人与自动化国际会议(ICRA)主办的机器人虚实迁移挑战赛(Sim2Real Challenge,S2R2025)近日在美国亚特兰大举行,吸引了全球83支顶尖团队参赛。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地学系徐冰课题组揭示全球基础设施可及性不平等及其与健康差异的关联
基础设施是社会发展的基石,确保居民公平使用和获取基础设施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与促进公共健康至关重要。然而,针对全球范围内基础设施与人类健康关系的研究存在明显不足。 为填补这一空白,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何宏辉课题组合作提出可重构任意椭圆延迟器阵列助力高维光子操控
随着光学成像、通信、计算与加密等前沿应用对光子调控精度提出更高要求,传统的液晶器件虽已实现固定输入可调相位与偏振,但受限于液晶分子(延迟器)轴向几何、延迟值与绝对相位等自由度,仍难以满足动态、复杂光场...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温宗国团队揭示不均衡可再生能源供应对氢基还原铁技术减碳潜力的影响
(通讯员 王奕涵)钢铁行业主要依赖化石能源作为燃料及铁矿石还原剂,是典型的难减排行业。氢基还原铁技术使用氢气作为还原剂,在炼铁环节不造成碳排放,被视为实现钢铁行业深度减排的关键技术。为确保氢基还原铁技...
清华大学计图产学研联盟成立仪式举行
5月29日上午,在清华大学基础模型2025年学术年会上,计图产学研联盟成立仪式举行。该联盟由清华大学联合多家国内顶尖高校、科研机构与头部科技企业共同发起,旨在紧扣人工智能技术和产业的重大共性问题,立...
清华大学地学系王焓团队揭示树干呼吸热适应及其对全球碳循环的重要影响
树干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是陆地生态系统碳排放的重要来源之一。传统观点认为,温度升高将急剧增强呼吸作用进而加剧气候变暖。然而,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植物可通过热适应机制(thermal acclimation...
清华大学生命学院戚益军课题组揭示反义RNA在植物冷驯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冷冻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主要胁迫因素之一。植物在经历微寒温度后,可对冰冻温度产生耐受性,这一适应过程被称为冷驯化。C-重复结合因子(C-REPEAT BINDING FACTORs,CBFs),包括C...
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楚汉荣获2025年度国际大坝委员会终身成就奖
5月16日至23日,国际大坝委员会第28届大会暨第93届年会在四川省成都市举行。会上为三位国际专家颁发国际大坝委员会终身成就奖。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楚汉获此殊荣。 为张楚汉院士颁奖(右一...
清华大学丘成桐团队合作推出基于流形拟合的代谢分析框架 精准识别疾病风险亚群
在当下全球人类健康研究前沿领域,代谢组学正在成为推动精准医疗发展的关键性工具——通过核磁共振(NMR)等高通量检测技术,科学家们得以纵观全局,快速、深入地解析人体代谢状态与疾病之间的复杂关联。然而,面...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碳中和研究院鲁玺合作在产业废弃物资源增效减碳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通讯员 张嘉惠)工业废弃资源循环利用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钢铁-焦化产业贡献了全球工业碳排放量的30%,其伴生的高温熔渣(1600℃)与工艺尾气(含CO/H₂/CH₄)蕴含大量热能与碳氢资源,物质...